双方共同签署购房合同可以将二人的名字分别写在产权人一栏和共有权人一栏,使得房产证同时登记二人。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2022-05-09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专家表示,投资人拿出诚意,在房产证上写上对方的名字是不可取的,这意味着他已经完全放弃了房屋的所有权。
2022-05-09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022-04-28
两者都要缴纳房产证登记费和房产过户手续费,但相比较后者需要缴纳的费用更多。办理夫妻更名手续只需交纳房产证印花税5元即可,不需要提交任何税务。
2022-04-24
不论房产证上是一方的名字,还是双方的名字,只要是夫妻双方婚后共同出资取得的房屋产权,均为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在夫妻共同申请房贷时,需要提供夫妻两人的收入证明,如果两人为非本地居民,还需双方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
2022-04-22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022-04-20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此情形下的按揭房为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予分割。由于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认定房产归谁时的依据就是房产证上的名字。
2022-04-19
房产证如果只写一位名字,都会注明单独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022-04-18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购买的房屋属于共同共有财产,尽管只写一方名字,也是属于共同共有。但是,一方将房屋出卖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获得房屋所有权,另一方有权要求出卖房屋的一方进行赔偿。
2022-04-06
若房屋系一方个人财产购买的,应当认定为其个人房产,若该房产系共同财产购买的,则应当认定为共同财产。但夫妻之间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2022-04-01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如果家里老人在离世之前,有明确立下遗嘱将财产给予女方,那么哪怕是将来夫妻双方离婚,这份财产是无法进行分割的
2022-04-01
如果在婚姻存续期间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就算是房产证上只写一个人的名字也算是两人的共同财产。所以,通常买卖合同备案后、产权证办出前,或者按揭贷款付清前,除非对方同意,否则不能办理名字的变更。
2022-03-25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专家表示,最不可取的做法是,出资一方为表诚意,在房产证上就写对方一个人的名字,这意味着自己完全放弃了房屋的所有权。
2022-03-22
(一)如果夫妻共同房产父母也参与了出资,并且产权登记上有父母的名字,那么将要作为家庭共有财产处理。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婚前一方父母资助子女买房,产权登记在双方名下的,在离婚房产分
2022-02-24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4、其次,一方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可以主张赠与合同无效。
2022-02-09
结婚前付了首付,余下办理按揭,房产权证上为一方名字的,则房产本身为个人婚前财产,但是领证后支付的按揭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022-01-12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