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由此可见,离婚协议履行是适用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过了就丧失胜诉
2020-07-21
第一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第三条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终局裁决的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一般而言,聘用协议中有约定的按约定处理,没有约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已于2012年12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照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已于2012年12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照
2020-05-25
反诉只能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之前,开完庭不能再提起反诉,只能另行提起诉讼。民事诉讼中反诉的时间应当在证明期限届满之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十四条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第三款,反诉的时间和请求权的增加是:在证明书期满前。从理论上讲,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证据规则
2020-05-25
非财产案件,是指因人身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发生争议而提起诉讼的案件。《收费办法》及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19日通过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规定,非财产案件受理费在规定的收费幅度内按件计征,涉及财产的部分依不同情况处理:。侵害姓名权、著作权、肖像权、
2020-05-25
非财产案件,是指因人身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发生争议而提起诉讼的案件。《收费办法》及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19日通过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规定,非财产案件受理费在规定的收费幅度内按件计征,涉及财产的部分依不同情况处理: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四条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同时包含终局裁决事项和非终局裁决事项,当事人不服该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按照非终局裁决处理。这也就是说,一旦你不服仲裁裁决,你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定:“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作出的解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中的“重复起诉”这一概念,第一次做出明确的解释和界定。
2020-05-25
行政非诉执行期限一般为3个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
2020-05-25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3条第1款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申请复议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是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复议前置情形。但如果接受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
2020-05-25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在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的效力时,公证机关会要求当事人提供有效的事实依据来确定。在赋予了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后,相关的司法机关就免除了事实调查确定
2020-05-25
所谓行政不作为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对某事项负有法定管理职责而不履行该职责,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从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