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31条和《婚姻登记办法》的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程序是依法办理离婚登记。离婚登记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必经程序。 2、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应当提交本人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协议书和两张二寸同版近期半身免冠单人证件照片。
2024-07-17
民政局离婚要户口本,因为根据《婚姻登记条例》,办理离婚需要的证件是双方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除此之外,还要提交夫妻双方签订书面离婚协议,由夫妻双方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离婚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
2024-07-17
以诉讼离婚为例,要满足的条件是当事人双方领有结婚证。提起起诉离婚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单方起诉离婚的程序:起草起诉状、准备诉讼证据,向法院递交材料。双方到庭之后,法院庭前调解,认为无法挽回婚姻的,依法判决离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
2024-07-14
离婚是一种法律程序,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如果是单方面离婚,原告需要向法院提交一系列文件,包括诉状、身份证、结婚证以及离婚证据和复印件。法院会接收这些材料并进
2024-06-24
协议离婚的程序包括:一、当事人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二、工作人员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三、经过审查后,确认当事人有离婚意愿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
2024-06-22
法院离婚程序第一步,起诉。起诉需要的材料有:起诉书及起诉书副本、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居住证明引起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的证据材料、提供子女的基本情况和抚养状况的证明等材料。离婚诉讼由一方当事人提起。案件管辖的一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原则上应由被告住
2024-06-18
起诉离婚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民事诉状、结婚证、身份证、孩子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以及财产相关证据。起诉离婚的程序包括起诉阶段、答辩阶段和开庭审理阶段。法院判决离婚的条件包
2024-06-18
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办理离婚登记的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的结婚证;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
2024-06-16
男女双方就自愿协议离婚提出申请,申请双方应当持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离婚协议书和结婚证,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人们可能对预约离婚这个词会感到好奇与陌生,因为它是最近才出现在人们视线
2024-06-13
如果没结婚证,是因为结婚证遗失了或者自己手里没有原件的,那可以去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申请查档,出具证明,就可以起诉离婚。但如果双方只是同居关系,没有领结婚证的,如果不想在一起共同生活,只需分开即可。离婚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
2024-06-07
一、如果没有结婚证是指已经在民政局登记结婚,只是结婚证现在不在自己手里,或者结婚证遗失了,那可以去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申请查档,婚姻登记中心会提供加盖查档专用章的结婚登记档案复印件。该查档信息就可以作为认定双方婚姻关系合法的证据,将其提交至法院立案
2024-06-07
如果是没有领结婚证,那构成事实婚姻的可以去诉讼离婚,也可以协议离婚,不构成事实婚姻的不需要离婚。如果领取了结婚证但是结婚证丢失的,可以先去婚姻登记机关补领一份结婚证,然后再去办理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
2024-05-30
按照程序申请诉讼离婚,首先需要起诉,当事人可以携带身份证、结婚证和起诉状等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立案。然后进行庭审,法院立案后,开始诉讼程序,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
2024-05-29
离婚需要结婚证,并提交户口薄、身份证以及离婚协议书等材料。如果结婚证丢失或损坏,当事人可以凭户口薄、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机关或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发
2024-05-25
本文介绍了办理结婚登记和离婚的相关程序和要求。办理结婚登记需要提交常住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并在婚姻登记机关填写申请表和签名确认。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将获得结婚证,确立夫
2024-05-24
离婚程序需要提交照片。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登记需要提交以下证件材料:1、本人的户口簿和身份证;2、双方的结婚证;3、双方当事人的离婚协议书;4、双方各提交2张2寸近期半
2024-05-17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