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4条规定,法院审查借贷案件时,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条,无书面借条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没有证据的请求,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便有汇款凭证案件顺利受理,也会因没有借条不能形成书面合意而败诉。因此
2025-02-16
凭借一张完整准确的借条,包括日期和签字人,就可以起诉对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原告只需凭借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
2024-10-08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时,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证据;无书面证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证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由此可见,出借双方书写相关字据很有必要。好借好还自然没事,
2024-10-02
借款时,借条是债权债务关系的重要书面凭证。借条内容合法且对自己有利,可以促使欠款人主动还款,并通过简便的方式催收欠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出借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
2024-06-26
根据双方意愿决定是否写利息,但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可以要求借
2024-06-08
空白纸上签字伪造借条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2024-06-0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的月利率为2%,年利率为24%,并受法律保护。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要求
2024-06-0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可以协商约定借条利息,但年利率不能超过百分之二十四。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
2024-06-04
也就是说,按照上述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该由夫妻共同偿还。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够证明该债务确为欠债人个人债务,那么未欠债的婚姻关系当事人可以对抗债权人的请求。属于个人债务的情形主
2024-05-25
当事人在借款纠纷中持有借条但没有转账记录时,可以凭借借条向借款人催收还款。如果借条无法证明借款事实,当事人可以依法收集其他证据,如证人证言等,通过协商或诉讼追回借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提起民间
2024-05-17
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里面,要求原告方除了提供借条之外,还要提交转账凭证或者被告的收条、其他证人证言等证明出借人实际履行了借款义务的证据,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有借条存在败诉的可能性。但是原告以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
2024-04-03
根据双方是否约定逾期利率而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
2024-03-20
视具体情况而定。借贷双方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可交由人民法院进行处理。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
2024-03-19
照片只能证明债务存在,不具备法律效力,只有在债务人无异议的情况下使用。第七十条 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
2024-03-0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合法取得的私自的录音证据,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例如录音应让债务人完整说出欠钱的具体金额和来龙去脉;作为债权人如果不慎将借条遗失,先不要急着向法院起诉。这时你可态度从容地要求债务人订立还款计划或签订还款
2024-02-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