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
2022-04-29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
2022-04-29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父母与子女之间签订的赠与合同如果是出于自愿,具有法律效力。
2022-04-29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2-04-28
订立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是否进行公证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法律效力。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即为有效。
2022-04-28
被撤销后该欠条就自始无效,订立借条的当事人也不需要承担还款的义务,并且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损失。第一百五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
2022-04-27
第一百六十一条,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委托人代为签订定金合同时,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
2022-04-21
、当事人约定为生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事法律行为不发生效力;、当事人约定为解除条件的,应当认定未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失效,依照民法典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认定。当事人不得以有损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事实或有损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作为合同
2022-04-20
1、出轨约定净身出户的协议有效。经过协议双方签名确认后,该净身出户协议即具有民事法律效力,就是有效的。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人民法
2022-04-20
一般来说,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但是该强制性规定指的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如果该法律规定不影响合同效力的,合同依然有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2-04-20
刑事案件的当事人达成和解后,双方当事人签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约定的赔偿损失内容,被告人应当在协议签署后即时履行。为了提升诉讼效率,对于刑事和解协议应认定其民事法律效力,刑事和解协议被害人可以就民事部分申请强制执行。为了今后申请强制执行依据的法定性,法
2022-04-09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04-07
当事人因无效合同所得的财产要予以返还或者折价赔偿,并且过错方要承担损失赔偿责任。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2022-04-07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但是当发生了委托合同终止或者解除的事由时,其合同因此无效。
2022-04-07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2-04-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
2022-03-3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