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登记的相关规定,申请人需要提交不同变更事项所需的文件和证件。对于变更公司名称的,需要提交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名称变更预先核准申请书及通知书等文件。对于变更公司住所的,需要提交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新住所使用证明、
2024-03-24
企业法人申请变更登记需要提交一些必要文件,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企业申请变更登记注册书》,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和证件。具体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变更而有所不同,比如住所和经营场所的变更需
2024-03-18
在取得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之前,要先进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外商投资企业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0天内,向注册地外汇管理局办理外汇登记手续,领取《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需提交以下材料(复印件):审批机关批准生效的合同、章程;审批机关核发的批准证书;工商行政
2024-03-12
注册广告公司的第一步是公司名称查询,需要股东的身份证明并签署《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监事等需签署《公司注册登记申请表》、《公司章程》、《企业告知承诺书》、《股东会决议》等工商注册登记材料。公司银行基本帐户是公司业务往来转帐及
2024-03-10
《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企业登记程序规定》。投资人与《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记载投资人不同的,应当另行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
2024-02-18
第二步:对申请人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
2024-01-23
1、公司名称核准,去工商局拿一份表格《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填完给所有股东进行签名确认,再由工商局人员经过系统审查有无重复的名字,如果没有,则工商局会给一份《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
2024-01-17
依据我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需要的文件包括设立登记申请书、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公司章程等。第十八条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应当于创立大会结束后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二)国务院授权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2024-01-15
本文介绍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过程中需要办理的各项手续和材料。首先是名称预先核准,需要提交申请书、代表或代理人的资格证明、投资者合法开业登记证明等文件。然后是立项审批,需要提交立项申请报告、投资意向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接下来是章程审批,需要提交企业
2024-01-08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企业名称管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规定。 第十八条 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在收到企业提交的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的全部材料之日起,十日内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的决定。 第二十五条 两个以上的企业因已登记注册的
2023-12-30
6、召开发起人会议、签订《发起人协议》,办理工商名称预先核准手续。
2023-11-2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伙人申请普通合伙企业登记的,而登记机关不予登记的,当事人对不予登记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公司登记机关作出不予名称预先核准、不予登记决定的,应当出具《企业名称驳回通知书》、《登记驳回通知书》,说明不予核准、登记的理由,
2023-11-23
②办理外资名称预先核准的,合资、合作企业由中方投资者加盖单位公章,外方法人投资者由其法定代表人签字,自然人投资者由本人签字;独资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由本人签字,法人投资者由其法定代表人签字。③办理名称变更预先核准时,由拟变更企业加盖公章。
2023-11-18
我们都知道企业名称在企业申请登记时,由企业名称的登记主管机关核定。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注册后方可使用,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预先核准申请书》《投资人授权委托意见》及相关材料,等待名称核准结果;领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
2023-11-18
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和公司名称变更核准的有效期为6个月。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在有效期内,不得用于经营活动,不得转让。有效期满,核准的名称自动失效。
2023-11-03
投资人调整的,需另行申请名称预先核准。调整后的投资人仍使用原名称的,还需提交由调整前后投资人签名确认的文件,该文件应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确认调整前投资人撤回原名称预先核准申请的内容;二是确认调整后的投资人使用原名称的内容,并缴回《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
2023-09-1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