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拿到公示催告的报道、公示催告书和止付通知书。票据具有高度的流通性,在票据到期日届至之前,可以连续地背书转让。因此一旦发现失票,最后持票人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向公安机关报案,否则不足以证明其确实非于其本意使票据脱离占有。“及时”这一时间性要素
2020-05-25
银行承兑汇票在流通中转让时,以背书的方式进行。背书应当由背书人在银行承兑汇票背面或粘单之“背书人签章”栏内签章并记载背书日期,前一手被背书人应为后一手背书人,前一手被背书人企业名称必须与后一手背书人财务章相符合。如果未记载背书日期,视为在汇票到期日前
2020-05-25
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是指由银行承兑汇票持票人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背书人签章”栏内签章后并将票据转让给被背书人的票据行为,承兑汇票背书转让实现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功能、信用功能、结算功能、融投资功能一种有效手段。如果未记载背书日期,视为在汇票到期日前背书。
2020-05-25
不需要做账务处理,在备查簿上登记造册,注明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利率,金额,承兑人,质押目的,等详细情况,收回质押后在备查簿上登记注销。(二)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三)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第七十六条 以汇票、支票、本票、
2020-05-25
商业汇票是指由收款人或存款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商业承兑汇票是指由收款人签发,经付款人承兑,或者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的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收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并由承兑申请人向开户银行申请,经银行审
2020-05-25
付款人,即对商业汇票金额实际付款的人。商业承兑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远均应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日,付款人帐户不足支付时,其开户
2020-05-25
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后,付款人无力支付的,收款人可以和付款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收款人可以起诉付款人。(一)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票据的出票日、到期日由票据当事人依法确定。
2020-05-25
商业承兑汇票可以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也可以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并且这种拒绝不具有拒绝承兑的效力,持票人不得以此为由,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商业汇票,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汇票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承兑
2020-05-25
商业汇票是由收款人、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款的一种票据。按其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适用于企业先发货、后收款,或者是双方约定近期付款的商品交易,同城和异
2020-05-25
为了使付款人做好付款的准备,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要由付款人作出意思表示。付款人一旦承兑,该付款人则成为承兑人,就负有无条件付款的义务。付款人不同意承兑,并不对收款人承担责任,只是对出票人违反约定义务;形成违约,从而对出票人承担违约责
2020-05-25
汇票持有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交给银行,向银行申请贴现,填制一式五联“贴现凭证”,银行按照票面金额扣收自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期间的利息,将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的净额交给汇票持有人。商业承兑汇票为付款单位自身;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贴现单位收到银行退回的
2020-05-25
所谓承兑,简单地说,就是承诺兑付,是付款人在汇票上签章表示承诺将来在汇票到期时承担付款义务的一种行为。承兑行为只发生在远期汇票的有关活动中。为了使付款人做好付款的准备,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要由付款人作出意思表示。付款人不同意承兑,并
2020-05-25
1 、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 6 个月;2 、商业承兑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 10 天;3 、商业承兑汇票可以背书转让;4 、商业承兑汇票的持票人需要资金时,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向我行申请贴现;5 、适用于同城或异地结算。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