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我国刑法对虚假破产罪的立案标准作出了
2022-07-27
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的,管理人应当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办理注销登记。第一百二十四条 破产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对债权人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未受清偿的债权,依法继续承担清偿责任。
2022-07-25
公司倒闭后,无法清偿债务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以破产财产清偿债务。但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和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022-06-15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2022-06-14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
2022-06-10
公司是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破产后,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以破产财产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偿还所欠员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社会保险费用,经济补偿金,税款和普通破产债权。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
2022-06-02
1、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2-05-21
公司一般财产处置所得顺序扣除破产费用、员工工资和安置费用、税金后不足偿付全部债务时由一般债权人按比例受偿。偿还债务有剩余由全体股东按照出资比例或公司章程规定分配。
2022-05-11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2022-05-10
1、构成虚假破产罪既遂的行为人会被追究的责任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4
2022-05-10
1、符合以下要件确定构成虚假破产罪: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具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直接故意;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的行为;客体要件:客体是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
2022-05-06
担保人在破产案件是受偿的规定如下:。而且保证责任的承担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前还是届满后并不影响追偿权的成立。
2022-04-12
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申报债权后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担保合同包括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定金合同。行使留置权无须签订合同。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2022-04-12
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后,债权人请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担保人主张担保债务自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停止计息的,人民法院对担保人的主张应予支持。对经破产程序未受清偿的部分,担保人仍应承担担保责任。
2022-04-11
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2-03-28
合伙企业注销后,原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也可以要求普通合伙人清偿。
2022-03-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