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给付彩礼的一方主张对方返还彩礼的,应当返还;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婚前财产陪嫁的财产属于女方个人所有,原则上来说,陪嫁的财产离婚时不进行分割。
2022-06-16
近日,某地民政局受理了一起奇怪的离婚案,某周姓男子和妻子李某办理了离婚后,又在第二日和李某的妹妹办理了结婚登记。婚礼过后,李某真正的妻子一直没有回来,妻妹只好继续客串新娘角色周旋于双方的亲朋好友之间,没想到,两人日久生情,竟然假戏真做,成为了事实上的
2020-05-25
近日,某地民政局受理了一起奇怪的离婚案,某周姓男子和妻子李某办理了离婚后,又在第二日和李某的妹妹办理了结婚登记。婚礼过后,李某真正的妻子一直没有回来,妻妹只好继续客串新娘角色周旋于双方的亲朋好友之间,没想到,两人日久生情,竟然假戏真做,成为了事实上的
2020-05-25
在审理离婚案件中涉及有关彩礼返还方面的问题时,通常情况下法院依据《婚姻法》及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中的相关规定。《解释(二)》第三条二款规定的返还彩礼情形主要是三种情况下:一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是双方已办理
2020-05-25
男女因婚内出轨离婚后,双方选择复婚的,双方会不会幸福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复婚需要重新办理结婚登记。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
2020-05-25
1、提供结婚登记证书。一方下落不明,对方要求离婚的,应提供下落不明一方出走时间、亲友不知其下落的证明材料。未办理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的,一方提出离婚,应提供同居时的年龄、未登记的原因的证明材料。2、提供婚姻基础状况的证人证言或其他有关证明材料。如
2020-05-25
当事人在国内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在国外能不能结婚要依据所在国家的法律而定,但如果当事人结婚后回国内的,在国外结婚的婚姻是无效的,还有可能构成重婚罪。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如他们原是在外国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或举行结婚仪式的,他们的离婚案件
2020-05-25
依据婚姻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但并未办理结婚登记,只是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按事实婚姻处理。当事人一方起诉离婚的,人民法院应按离婚案件处理。
2020-05-25
事实婚姻,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便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现在的法律没有事实婚姻这一说法了。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3日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指出:。属于非法同居的,其财产分割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处理。
2020-05-25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可撤销婚姻的申请时效: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1年内提出。对于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超过了1年申请时效的,婚姻登记机关和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可告知婚姻当事人按离婚案件处理。人民法院依法
2020-05-25
此类纠纷一般可以由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调解;受害人也可以依法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10条的规定,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双方虽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因按照习俗给付彩礼并
2020-05-25
(一)当事人自然情况的证据:1、户口本、居民身份证、结婚登记书、复婚证;2、离婚证、人民法院判决书、调解书;对提起离婚诉讼人的要求,是要求提起离婚诉讼的人必须符合的要件,不具备这些基本要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