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法院的离婚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15日内提起上诉。上诉应递交上诉状。上诉状应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提交副本一份。
2023-09-06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应递交上诉状。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对判决离婚的离婚案件是否可以上诉的相关解
2023-09-06
离婚案件不服是可以上诉的,但是需要注意要在上诉期内上诉,如果判决书已经生效,那就不可以在上诉了。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应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
2023-09-04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2023-09-02
如果对民事诉讼的一审判决不服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需要提交上诉状,并且需要缴纳上诉费用,由此展开第二审程序。那么不交诉讼费可以上诉吗? 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次日起7日内交纳案件受理费;反诉案件由提起反诉的当事人自提起反诉
2023-08-28
起诉离婚后对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
2023-08-27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应当递交离婚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
2023-08-26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
2023-08-23
不服法院的离婚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15日内提起上诉。上诉应递交上诉状。上诉状应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提交副本一份。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3-08-23
如果是一审,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对方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件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
2023-08-22
起诉离婚诉讼书一般是两份,法律规定,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所以,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需要提交一份正本和一份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当
2023-08-22
起诉离婚要钱,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了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要按照规定缴纳诉讼费,人民法院会通知原告交纳案件受理费,如果原告接到通知次日起7日内不交纳诉讼费用的,按自动撤诉处理。上诉案件的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时预交。当事人逾
2023-08-21
一审判决离婚,当事人可以上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
2023-08-20
判决后的离婚案还能进行上诉,上诉应当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状应当递交上诉状并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2023-08-20
离婚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判决或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或变更原审裁判的书状,称为离婚上诉状。离婚上诉状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保护第一审离婚案件败诉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防止错案的发生,
2023-08-18
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判决或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或变更原审裁判的书状,称为离婚上诉状。离婚上诉状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保护第一审离婚案件败诉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防止错案的发生,有利于保
2023-08-18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这包括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与非法组织和罢工、玩忽职守、贪污受贿、违反财经纪律、滥用职权、泄露国家秘密以及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等行为。党员需遵守党纪国法,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