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行为的法律定义和处罚措施。吸毒行为不被视为刑事犯罪行为,但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拘留和罚款。对于吸毒成瘾人员,可责令接受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适用于特定情形,期限为二年。怀孕或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以及未成年人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2025-07-05
社区戒毒的法律规定,包括责令接受社区戒毒、社区戒毒的执行期限、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的建立、管理和帮助措施、社区戒毒人员的义务、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处理、报告违规行为、变更社区戒毒执行地、解除社区戒毒以及社区戒毒终止等情况。
2025-05-0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戒毒人员进行社区戒毒的,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自报到之日起计算;进行强制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2年,自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之日起计算。第二十七条 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2年,自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之日起计算。被强制隔离戒毒的人
2024-09-12
强制戒毒本身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并且对自愿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对其原吸毒行为不予处罚。所外就医期间,强制隔离戒毒期限连续计算。对于健康状况不再适宜回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向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提出变更为社区戒毒的建议
2024-07-22
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社区戒毒的时间期限为三年。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
2024-02-09
立案后予以违法行为人行政处罚的,一般会在处罚决定书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拘留。执行拘留的拘留所会凭借拘留决定机关的拘留决定文书,在其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收拘被拘留人。(一)依法被决定驱逐出境、遣送出境的;(三)依法被决定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的;(四)依法被决
2024-01-22
社区戒毒期限为三年。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对于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采取社区戒毒。
2024-01-21
对于吸毒人员成功戒毒后,我国公安机关会有相应的记录,并且会对曾经的吸毒人员在一定的期限内进行动态管理,疑似有复吸的,就会进行调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对涉嫌吸毒人员进行检测,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并依法实行动态管控,依法责令社区戒毒、决定强制
2023-11-01
刑事判罚期满,还得继续执行剩余强戒期限,少数幸运的话,会直接转社区戒毒放出来了,异地判刑执行的情况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被依法收监执行刑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或者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由监管场所、羁押场所给予必要的戒毒治疗,强制隔离戒毒的时间连续计算。 吸毒
2023-10-13
强制戒毒的时间是2年,社区戒毒的时间是3年。 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自报到之日起计算。 执行前款规定不具备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共同提出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具体执行方案,但在公安机关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
2023-08-23
、对同时被决定行政拘留和社区戒毒或者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应当先执行行政拘留,由拘留所给予必要的戒毒治疗,强制隔离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
2022-05-13
对强制隔离戒毒达到1年和2年的,明确规定了诊断评估制度,主管部门将根据科学的诊断评估结果,从巩固戒毒效果出发,对戒毒人员提出下一步的意见和建议,这改变了过去法定强制戒毒期限结束后,缺乏后续监管的状况。强制戒毒期限最长可以延长1年,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
2022-05-11
轻则拘留、罚款,吸毒成瘾者会被强制戒毒两年。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
2022-04-29
1、吸毒史三年不会自动消除,毒史是终生消除不掉的。对于吸毒人员,可以采取自行戒毒、社区戒毒或者是强制戒毒的方式戒掉毒瘾。若采取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2年,自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之日起计算。对戒毒人员戒毒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
2022-02-10
不会构成包庇罪。对于吸毒的处罚都是行政处罚,包括:行政拘留、罚款、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戒毒)。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
2020-07-2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