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房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业主可拒绝收房,哪怕开发商提供了《竣工验收备案表》,也可以提出异议!如果没有《竣工验收备案表》,可以拒绝收房更加理所当然。《住宅质量保证书》是开发商针对房屋质量及保修期限、范围作出的承诺,必须作为购房合同的附件,与购房合同具有同
2023-10-27
如果没有《竣工验收备案表》,可以拒绝收房更加理所当然。若逾期交房,则应提出处理意见,并根据开发商的答复决定是否前往收房,按通知上约定的时间前往收房。拒绝收房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房子出现了质量问题,完全可以拒绝收房,直到开发商给个交代为止。
2023-09-14
要留心房屋本身的质量问题。 首先,按照《商品住宅实行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的要求,在业主入住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业主提交以下三份文件:《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和《竣工验收备案表》。而此备案表原件或许不容易看见,但是
2023-08-26
房屋产权是否明确;买卖双方身份证明是否真实有效;房屋质量是否合格查验房屋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竣工验收备案表,核实面积实测表,索要管线分布竣工图;
2022-04-29
交付商品房需开发商持一照五证,房屋具备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基础生活设施已经具备交付使用条件。现售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2022-04-07
房屋验收需要提供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文件等。凡竣工验收的房屋,一般须做到“五通一平”,也就是给水、排水、供电、通讯、通路、土地平整。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建筑工程竣工时,屋顶
2022-04-01
1、施工单位竣工验收要准备的资料有:竣工验收备案表、工程概况、单位工程验收通知书、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整改通知书、整改完成报告书、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建设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的有关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3、
2022-02-08
交不交房是开发商的义务,义务必须按时履行。缺少以上任何一项,业主都有权拒绝收房。依法,未通过竣工综合验收的房屋不能交付。尽管此时房屋已取得《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但业主仍有权拒绝收房。因为业主有获悉房屋真实状况的知情权。
2020-07-21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登记的住所只能有一个,但是并且这个公司住所应当是在为其登记的公司登记机关的辖区内。公司的组所是唯一的,它是为使法律关系集中于一处而确定的公司法人的住址。不能出具《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通知书》和《竣工验收备案表》的,住所位
2020-05-25
您应当要求销售员明确答复是按照建筑面积销售还是套内建筑面积销售。同时,按照北京市房地要求,凡是在2003年11月1日后取得销售(预售)许可证的项目必须按套内面积销售。是否能按时入住,入住时是否能取得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取得商品房面积实测技术报告书、住宅质
2020-05-25
房地产开发企业交付预售商品房,应当取得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取得商品房面积实测技术报告书;符合预售合同约定的其他交付条件。若开发商不能提供上述任何一份材料,业主有权拒绝收房。
2020-05-25
谢先生相中了一套商品房,并与开发商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合同中明确约定,开发商应当在2016年5月29日前,将取得《商品房竣工验收备案表》的商品房交付刘先生,否则将按逾期时间,分别处理。因种种原因开发商未能按约定时间交房,直到6月18日谢先生才接到入住通知。虽然
2020-05-25
房地产五证两书中的两书是指《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五证两书一表中的一表为:《竣工验收备案表》。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规定,五证两书一表是开发商销售的重要文件。房地产五证中最重要的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两者表明所购房屋属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