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重婚、同居关系的第三者,应解除关系,停止继续侵害合法配偶权益。如第三者不当接受财物,侵犯了合法配偶夫妻共同财产权益,应当返还财产。即在同一时间内,重婚者存在两个婚姻关系,前一婚姻关系是否合法,并不影响重婚罪的构成。
2022-06-17
3、同居者在同居期间形成了共同财产,因分割共同财产发生纠纷并诉至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按同居关系析产纠纷做出处理;
2022-06-17
购买、出售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屋等需要夫妻双方来共同协商确定,单独一方的处分权受到限制。故婚姻存续期间,出轨一方送给第三者的房子一般情况下可以要回。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022-06-16
处理夫妻共同财产应协商一致,任何一方无权单独处分夫妻共同财产,一方擅自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他人的行为无效,另一方有权请求返还。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并不意味着夫妻各自对共同财产享有一半的处分权。
2022-06-01
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屋属于夫妻间的重大事项,一方作出此种行为已经超出了日常家事代理权权限范围,该赠与行为无效,但第三者善意取得的情形除外。
2022-03-29
买断工龄款具有保障的性质,是发放给职工的一次性补偿费用,与军人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具有同等性质,可参照其算法,部分为夫妻共同财产。首先,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赠与第三者财产,需要先确定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其次,一方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可以主
2022-03-17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
2022-02-23
、如果给第三者的青春损失费是夫妻共同财产,丈夫擅自给第三者的,属于无权处理财产的情形,妻子可以向法院起诉,追回青春损失费,但善意取得的除外;、如果给第三者的青春损失费是丈夫个人财产,丈夫有独立的处分权,妻子不能追加青春损失费。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基于劳
2022-02-09
另一方可以申请撤销财产处理行为,但受让人善意取得的除外;如果是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一方擅自处理共同财产,造成另一方损失的,受损失一方可以主张赔偿。(一)首先,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赠与第三者财
2022-01-20
如果是因为第三者插足引起的离婚案件,起诉方必须提出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诉讼请求部分应当写明自己的离婚态度,离婚后对子女如何抚养、抚养费的承担,对家庭共同财产如何处置。为维护原告婚姻自由权利,依据《婚姻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特向贵院提起诉
2020-05-25
在第三者原因导致离婚的案件中,无过错方不一定掌握过错方的确凿证据,但为收集证据,便请人或请侦探公司调查,而忽视了对于共同财产的调查取证及保全工作。因为婚外情行为的直接证据是很难取得的,而间接证据再多,法官一般也不肯轻易认定。即使收集到了婚外性行为的证
2020-05-25
当事人对于证据的收集及其运用往往存在误区。长-济律师提醒您,在证据收集及其运用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在第三者原因导致离婚的案件中,无过错方不一定掌握过错方的确凿证据,但为收集证据,便请人或请侦探公司调查,而忽视了对于共同财产的调查取证及保全工作。在
2020-05-25
阿凤说,她与老公结婚10多年了,女儿小艺(化名)今年已读中学。未料老公有了外遇,还和第三者生了个儿子。为了挽回这段婚姻,阿昌给妻子写了保证书,除了保证自己不再在外面与其他女子有不正当关系外,他还跟妻子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妻子所有。
2020-05-25
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接触到有关这类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夫妻对共同共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置权。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前提下将该商品房赠予给第三者的,该赠予行为无效。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