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婚判决生效后,不需要其他手续。 2、离婚判决生效后,离婚判决书即产生与离婚证同等的法律效力,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解除,夫妻关系消灭。离婚方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诉讼离婚法院会进行审判,判决后会受到法院的判决书。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编辑为您找到
2024-11-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离婚和法院诉讼离婚两种方式进行。协议离婚需要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提供相关证件和离婚协议书。如果双方都同
2024-11-19
离婚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离婚登记、诉讼离婚和无效婚姻。根据《婚姻法》,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可以申请离婚登记。申请人需要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提供相关证件和证明材
2024-11-18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协议离婚只能在夫妻其中一方的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而诉讼离婚可以在被告的经常居住地法院办理。对于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情况,男女双方需
2024-11-18
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诉讼可由有关部门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法院应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调解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或同居有配偶者、家庭暴力或虐待、赌博吸
2024-11-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进行。对于自愿离婚的夫妻双方,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协议中
2024-11-17
根据《婚姻法》,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进行。协议离婚需要在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而诉讼离婚则需要通过人民法院处理。协议离婚是一种行政登记行为,
2024-11-16
协议离婚的流程是:双方自愿离婚后签订离婚协议书,然后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经过三十日的离婚冷静期后的三十日内,再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诉讼离婚的流程是:
2024-11-15
诉讼离婚是一种由人民法院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制度。它适用于夫妻双方对离婚有分歧的情况,包括一方要求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或者双方同意离婚但在子女和财产问题上无法达
2024-11-15
离婚方式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需要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手续,而诉讼离婚则需要一方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
2024-11-14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协议离婚必须在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只有符合条件的诉讼离婚可以异地起诉。法律明确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时,男女双方需共同前
2024-11-14
涉外婚姻离婚方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时,双方需共同前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024-11-14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离婚时欠有债务的,如果是个人债务的由个人承担,如果是共同债务的,由双方共同偿还,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协议离婚,协商不成的,可以诉讼离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
2024-11-13
我国的婚姻是由非血缘关系的男女自愿组成的合法夫妻关系。如果夫妻感情破裂,可以选择离婚。离婚可以通过协商一致来进行登记,也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诉讼离婚需要当事人向法
2024-11-13
诉讼离婚起诉书的格式包括:写明原告和被告的身份信息;陈述诉讼请求,如离婚、抚养权、财产分割等;陈述婚姻状况和离婚理由;写明起诉时所送交法院的名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4-11-12
如果原告服刑的,需要向被监禁地人民法院起诉。按照婚姻法规定,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但是,服刑人员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人,除非监狱同意其前往民政局办理离婚,或者民政局在监狱设立临时办公地点,否则服刑人员是无法协议离婚的。实际上,相对与协议离婚,
2024-11-10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