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院对非法运输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一般会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会判五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会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
2022-03-22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第六十四条:非法狩猎、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应立案起诉。
2022-03-22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管理制度。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既遂,以符合本罪的构成要件为标准。只要完成猎取、捕捞、杀害行为之一的,构成既遂。是否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并非本罪既遂的唯一标志。
2022-03-22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管理制度。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但可以归纳为3类:猎取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捕捞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杀害珍贵、濒危的陆生或水生野生动物。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
2022-03-16
行为对象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2022-03-14
杀野猪一般判几年?因此,出售二级保护动物构成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从以上对捕杀野猪一般量刑的回答可以知道,野猪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视情节轻重,可能被判处5年以下至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不清楚打死野猪
2022-03-14
本罪属行为犯,只要行为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入了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一达到情节严重,即可构成本罪,其并不以造成实际危害后果为构成必要。
2022-03-03
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客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2022-02-10
1、非法收购野生动物罪的犯罪情节如果特别严重的,会判的重,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
2022-02-08
4、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2-02-08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所谓收购,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以金钱作价,购买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所谓运输,是指未经批准,私自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所谓出售,是指
2022-01-14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规定吃保护动物的这种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主要是非法捕杀保护动物的犯罪嫌疑人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021-12-23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包括野生动物,我国法律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致害动物必须由特定的主体来饲养,饲养的实质是保有人对动物的实际控制和
2021-10-22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管理制度。所谓制品,是指对捕获或得到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通过某种加工手段而获得的成品和半成品,如标本、皮张和其他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动物部位、肉食等。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收购、运输、
2021-10-21
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的,会构成刑事犯罪。非法狩猎罪的犯罪对象主要是指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以外的一般陆生野物;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犯罪对象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
2021-10-21
多次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属于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1-10-20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这包括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与非法组织和罢工、玩忽职守、贪污受贿、违反财经纪律、滥用职权、泄露国家秘密以及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等行为。党员需遵守党纪国法,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