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其他实行政府指导价的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3000-12000元/件。拿到法院受理通知书后,等待法院传票通知开庭。开庭程序主要包括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开完庭后作出判决是法院的工作。否则,一审判决生效,双方争议的问题要按照判决履行。拒不履行判决法院可以采取拘
2022-11-01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对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二审案件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的上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第二审法庭。
2022-10-26
(一)按计时收费方式收费的收费标准:200-3000元/小时。刑事案件因时间或地域跨度极大、属集团犯罪和其他案情重大的、复杂的,可以在不高于规定标准1.5倍之内协商确定收费标准。上述收费标准允许上下浮动27%。开庭程序主要包括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否则,一审判决生效,
2022-10-10
代理其他实行政府指导价的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3000-12000元/件。拿到法院受理通知书后,等待法院传票通知开庭。开庭程序主要包括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开完庭后作出判决是法院的工作。否则,一审判决生效,双方争议的问题要按照判决履行。拒不履行判决法院可以采取拘
2022-09-29
第一百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2022-09-14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2022-09-08
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对证据有疑问,需要调查核实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法院对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
2022-09-02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2022-09-01
1、刑事案件的再审期限一般是作出再审决定之日起的三个月以内。如果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此外,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述规定。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2022-06-13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一审和二审的开庭时间都是法院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的,中级人民
2022-06-08
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2022-05-21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法律另有规定,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理的案件,要先期公布案由、当事人的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导,定期公开宣判的应当先期公告。总之,应当把法庭审判活动的全过程,除了合议庭评议外,都公布
2022-05-13
二是对于一审判处死刑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并且是针对事实认定提出的案件,法院应当采用开庭审理的方式,即在确定的时间吸收检察机关、被告人、辩护人以及其他必须参加的诉讼参与人共同参与复核程序。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可以经合议庭提请由审
2022-05-12
1、公诉人的主要职责是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进一步阐述公诉机关的指控意见,并通过举证、质证和辩论,使合议庭确认公诉机关对被告人的指控,依法宣判被告人有罪并处以相应的刑罚。
2022-05-10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至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2022-05-09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指派检察人员出席法庭,发表意见。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对原审判决、裁定宣告的假释撤销后,应当通知原宣告假释的人民法院和执行机关。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撤销假释的,由公安机关将罪犯送交收监。
2022-05-07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