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指根据《刑法》规定,不构成犯罪的。追诉时效具有法定约束力,超过追
2024-04-21
打架鼻子骨折,经过鉴定构成轻伤的,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拘役最长为六个月,管制最长为两年。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
2024-04-13
耳穿孔算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4-04-11
实事求是的写出你外出做什么,什么时间出发,什么时间回,保证不干不违法犯罪的事,照常遵守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的各项规定等等!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综上,缓刑的社区矫正人员一
2024-04-08
行为人被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
2024-04-03
法院宣判缓刑,其他部门不可以。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
2024-03-28
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时,是当庭释放的,但法院会造成犯罪分子什么时候到哪里进行报到,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四百三十六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罪犯,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判决、裁定生效后十日内,应当将判决书、裁定书、
2024-03-26
可以,只是需要申请,批准后方可异地执行。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
2024-03-02
我国《刑法》第76条明确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因此,缓刑期满可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内容执行。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
2024-02-26
追诉时效是适用于管制的,法定最高刑罚是管制的,追诉的时效是不超过五年。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
2024-02-20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犯罪分子被认定为累犯的,是不适用缓刑规定的,对累犯应该从重处罚,除了累犯。集团犯罪的首要分子也不适用缓刑。缓刑期满后需办理的手续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有明确规定。根据《刑法》第76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
2024-02-09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
2023-12-3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考验期结束后,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至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
2023-12-25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管制后对人身自由是有限制的,禁止当事人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执行机关应当向管制犯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罪犯
2023-12-23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被判处缓刑后进行社区矫正的,是不需要担保人为其担保的,缓刑人员要遵守相关的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2023-11-30
假释期即为考验期。根据我国《刑法》对于假释考验期的相关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
2023-11-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