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规定男女双方当事人必须到中国公民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外,民政府1983年8月26日《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同项规定》第3条规定:”申请结婚登记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须分别持有下列证件:。此外,申请结婚的
2020-05-25
按规定,作为中国内地居民,在国外办理符合当地婚姻法律规定的要求结婚登记的,只要不违反中国相应的婚姻法律,中国都将承认其法律效力。不过登记后要在国内取得法律效力,必须履行一定的认证和公证程序。因此,在国外结婚登记的,必须要经过当地及中国使领馆办理相应的
2020-05-25
根据《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办理结婚登记形成的下列材料应当归档: 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出国人员、华侨以及外国人提交的《婚姻登记条例》第五条规定的各种证明材料;当事人身份证件复印件;以上中的“其他有关材料”包
2020-05-25
可以,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如果是协议离婚,一般认为是双方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既可以到原办理结婚登记的民政部门,也可以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办理。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
2020-05-25
我国老年人与外国人相识、相恋直至谈婚论嫁,这种情形虽不大量存在,但也并不罕见。一般而言,双方当事人应都到老年人户口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凡证件齐全,经婚姻登记机关审查了解,符合我国《婚姻法》和有关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登记
2020-05-25
凡证件齐全,符合《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上述证件到涉外婚姻管理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接受当事人的结婚申请后,应进行认真审查。中国公民和外国人要求复婚的,按结婚的程序办理登记。
2020-05-25
依据我国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外国人与我国公民在境内办理结婚登记的,是需要进行双认证的,经我国驻国使馆认证或者该国驻华使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中国公民与外国人要求在中国境内结婚,男女双方当事人必须在不违背我国婚姻法关于结婚自由、一夫一妻和男女平等原
2020-05-25
凡证件齐全,符合《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上述证件到涉外婚姻管理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接受当事人的结婚申请后,应进行认真审查。中国公民和外国人要求复婚的,按结婚的程序办理登记。申请结婚的中国公民
2020-05-25
第四条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再婚须另持离婚证件或配偶死亡证明;⑵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⑷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离过婚的须持有离婚
2020-05-25
《婚姻登记条例》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并按照各自的不同身份提供证明材料。出国人员是指依法出境,在国外合法居留6个月以上
2020-05-25
申请结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港、澳、台同胞、华侨及出国人员,男年龄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须分别持有下列证件:。在办理涉外结婚登记的时候,根据当事人身份的不同,需要提供的证件也不一样。同时在办理结婚登记的过程中也是需要交纳手续费的,也就是结
2020-05-25
这里说的涉外婚姻是指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之间的婚姻。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结婚应到中国公民一方的户口所在地方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020-05-25
根据《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结婚登记的几项规定》第4条之规定,以下两类中国公民不准同外国人结婚:第一类是某些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是指在编的各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干警。法律不准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同外国人结婚,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这也是世界各
2020-05-25
凡在中国境内办理的涉外婚姻,一律遵照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有关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以及我国结婚登记程序进行。我国涉外婚姻登记机关是地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此外,申请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