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致对方死亡即涉嫌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
2024-11-11
按照《刑法》中关于故意杀人罪的处罚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免以刑罚。在弑母骗保一案中,其行为属于极其恶劣的故意杀人行为。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
2024-11-09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因此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主体包括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
2024-11-08
抢劫罪和杀人罪可以数罪并罚,抢劫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财物,并根据情节轻重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而故意杀人罪的刑罚包括死刑、无
2024-11-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而定。一般情况下,故意杀人罪会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情节较轻的则会被判处三
2024-11-07
根据《刑法》的规定,杀人并不一定会判处死刑。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是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故意杀人,可以处以死刑、
2024-11-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的刑罚应根据犯罪情节和量刑情节确定。一般情况下,故意杀人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
2024-11-07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
2024-11-07
刑事诉讼的原则是上诉不加刑,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维持原判。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纵火罪、故意杀
2024-11-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和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对于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有具体情况的限定。一般情况下,年满十六周岁的人需要负刑事责任。但对于犯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人,年满十四周岁
2024-11-06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不同。故意杀人罪中,行为人以追究对方死亡为目的,无论最终是否造成对方死亡,都构成故意杀人罪。而故意伤害罪中,行
2024-11-04
2007年4月1日晚,韦xx被班x况和黄xx殴打后,起意报复。他拿了一把小刀,到校内找到黄xx,随即朝他乱捅刀子,导致黄xx死亡。公诉机关认为韦xx犯故意杀人罪,被告辩称是故意伤害
2024-11-02
指使别人杀人属于教唆犯,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即按照故意杀人罪处罚,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
2024-1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且表现出悔改或立功,可以减刑。而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发明创造或
2024-11-01
张某是一家安装公司的技术工人,平时嗜爱在娱乐场所休闲,在一次与刘某的相识中,张某迷上了吸毒。有时间就去娱乐场所吸毒或者在其与工友李某合租的房屋内吸毒。经法医鉴定,李某右胸被单刃锐气刺中导致肝脏、脾脏破裂大出血而死亡。第二天上午,张某到公安局刑警队投案自首。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
2024-10-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有四种情况下不负刑事责任。首先,十四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其次,十四周岁以上但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除故意杀人等严重犯罪外,也不负刑事责任。第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2024-10-29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这包括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与非法组织和罢工、玩忽职守、贪污受贿、违反财经纪律、滥用职权、泄露国家秘密以及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等行为。党员需遵守党纪国法,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