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连带保证责任相关法律知识

连带保证责任相关法律知识

  • 在共同保证中发生保证人之间如何承担保证责任

    按份保证人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对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每个保证人仅对自己的份额负责。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共同保证人以其与债务人或共同保证人间内部约定的保证份额,请求按照各自份额承担保证责任的,不应获得支持。

    2020-05-25

  • 约定不明确的保证责任

    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债权人在起诉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时,是否必须追加被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存在三种意见:。在保证合同的债权人,以约定不明确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并以其为惟一被告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2020-05-25

  • 债权人放弃权利 连带保证责任如何执行

    后因A公司未还款,居委会诉至法院,法院判决A公司偿还借款,同时判决吕某和沈某负连带偿还责任。判决生效后,A公司、吕某和沈某均未还款,2007年3月居委会向法院申请执行,在执行中查明,A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依法传唤吕某和沈某,要求两人承担连带偿还责任。谈话

    2020-05-25

  • 区分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

    何*柱经薛某介绍于2002年3月15日向郭*晓借现金2000元,期限3个月,薛某向郭*晓出具了写有“我保证让何*柱于2002年6月15号前偿还你现金2000元,如他还不了,责任由我承担”字样的保证书。郭某能否起诉薛某涉及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分问题。

    2020-05-25

  • 连带保证及连带保证责任

    连带保证的特点是,债权人既可向主债务人请求履行,也可向保证人请求履行,两者并无先后主次之分,保证人不得主张检索抗辩权。连带保证责任,指两个以上保证人相互之间对于同一债务人的同一债务连带承担的保证责任。按照中国法律规定,保证人为二人以上的,相互之间负连

    2020-05-25

  • 一个公章改变了保证责任方式 自我加压为哪般

    合同约定的还款期到期后,被告河北省某海运公司因经营不善未能归还借款。原告石家庄市某银行于2003年7月28日发给被告天津某水运公司的“履行担保义务通知书”中,要求被告天津某水运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被告天津某水运公司在已经注意到保证责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

    2020-05-25

  • 如何区分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

    郭某能否起诉薛某涉及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分问题。对照此条规定,薛某的担保方式为一般保证。如薛某与郭某在保证合同中约定“无论何某是否有能力偿还,只要逾期不还,就由薛某偿还;或薛某对此笔借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之类的词语的话,那么,依照《担保法》第18

    2020-05-25

  • 保证函的法律效力

    2013年12月25日,被告陈xx、黄xx向原告出具一份《担保函》,承诺对前述仲裁裁决确定的退款义务及利息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保证责任。从本案例我们可以知道:本案当事人出具的《担保函》系其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与法不悖,当事人之间形成合法有效的担保合同法律关系。出现保

    2020-05-25

  • 共同保证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按份保证人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对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每个保证人仅对自己的份额负责。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共同保证人以其与债务人或共同保证人间内部约定的保证份额,请求按照各自份额承担保证责任的,不应获得支持。共同保证是保

    2020-05-25

  • 共同保证没有约定连带要怎么担责

    共同保证没有约定的,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020-05-25

  • 合同中的担保条款

    要注意这些情况:担保方式不明确、担保范围约定不明确、担保期限规定不清楚,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020-05-25

< 3 4 5 6 7 8 9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能否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由谁来提起诉讼?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