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经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徒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及判处徒刑宣告缓刑的,其职务均自然撤销。这里所说的“其职务自然撤销”是指违法犯罪者在受到上述刑罚期间,已经自然丧失了担任国家行政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开除后,一般可在其
2024-07-25
依据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符合一定条件的,是可以提前退休的,包括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等。政治待遇是指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应享有的政府权利。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可继续享受同职级在职国家公务员的医疗待遇,保
2024-07-06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是特殊的主体,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的构成本罪。第一百零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
2024-07-0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领导核心,任何人都必须服从,司法工作者更是应无条件遵守,政治第一,法律第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司法工作的必须要求。总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接受人大监督,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接受人大监督,那是必须的
2024-06-26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若招摇撞骗他人财物还可能涉嫌触犯诈骗罪,此时需要从一重罪论处。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
2024-06-26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是指永久性地剥夺罪犯政治权利。也就是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任何职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当然不能享有此项权利。对犯罪分子
2024-06-21
附加刑,指刑法规定,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此外,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第240条、第244条也规定了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也就是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任何职务。这六项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
2024-06-09
也就是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任何职务。对犯罪分子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情节轻重,决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尤其是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与所判处的主刑轻重相适应。
2024-05-31
非军人向现役军人提出离婚、军人不同意离婚时,人民法院应与有关部门相配合,教育原告珍惜与军人的夫妻关系,尽量调解和好或判决不准离婚。如果政治机关做了思想工作后,军人一方仍坚决不同意离婚,根据婚姻法的立法本意,人民法院应不折不扣的执行法律,判决驳回非军人
2024-05-30
根据刑法第23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犯非法拘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
2024-05-30
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也就是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任何职务。对犯罪分子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情节轻重,决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尤其是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024-05-29
刑事犯罪对后代的影响:被判刑人员的子女,如果需要当兵、考公务员等,在入职前都会有政审环节,而父母有过刑事犯罪记录,就可能导致子女无法通过政审。政审工作一般应由基层党组织负责进行。(十)家庭主要成员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或者严重政治性问题,本人不能划清
2024-05-29
不能当兵,父亲判过刑的,按《征兵工作审查条例》规定,政审不合格。家庭主要成员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或者严重政治性问题,本人不能划清界限的。本人或者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参加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等非法组织、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或者进行过活动
2024-05-19
(一)《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
2024-05-13
近日,安徽省委书记王学军对该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王学军在批示中指出,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重要改革举措。中央把安徽省确定为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既是高度信任,更是要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开展司法体制
2024-04-19
回避制度作为一项避免偏私的法律制度,在使用的早期是为了避开亲属关系,任用血亲以外的人,并以此衡量一国的政治兴衰。回避制度对于现代制度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为避免工作人员以权谋私、违法行政,保证行政行为的客观公正性而设定的。以我国三大诉讼法为理论基础,
2024-04-09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