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包是零售商业企业对所售商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简称。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计算。第二十七条 消费者遗失家用汽车产品三包凭证的,销售者、生产者应当在接到消费者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予以补办。
2020-07-21
汽车配件在三包期限内发生故障的,需要进行更换的,更换的费用车主不需要承担,但车主也没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第二十条 在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内,符合本规定更换、退货条件的,消费者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等由销售者更换、退货。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前/后
2020-07-21
(一)明确三包方式。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限不低于3年或者行驶里程60,000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限不低于2年或者行驶里程50,000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计算。在国家发布的第一批实 施“三包”的
2020-07-21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撞坏后,经修理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汽车可以依法享有三包服务,事故车辆并不是脱保的情形。在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内,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营者对所涉及产品质量问题,可以不承担本规定所规定的三包责任:.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
2020-07-21
汽车在三包期内,因产品质量问题修理时间累计超过35日的,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者负责更换。新规明确规定家用汽车产品的“保修期”和“三包有效期”。规章规定,保修期限是不低于3年、6万公里,三包有效期限是不低于2年或者是行驶里程5万公里。除此之外,新规还规定了因修
2020-07-21
就算是出过事故的车辆,只要在三包保质期以内,是三包范围内的质量问题,还是可以享受三包服务。发动机、变速器的主要零件的种类范围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其种类范围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具体要求由国家质检总局另行规定。第二十一条 在家用汽车产品三包
2020-07-21
不同的产品保修期限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是一年到三年,例如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限不低于3年或者行驶里程60,000公里。(一)明确三包方式。生产者自行设置或者指定修理单位的,必须随产品向消费者提供三包凭证、修理单位的名单、地址、联系电话等;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
2020-07-21
汽车轮胎出现问题,将轮胎寄回厂家鉴定,成为该行业的普遍做法。以轮胎为例,若轮胎出现质量问题,只要是在质保期内,轮胎厂家必须进行赔偿,而汽车主机厂并不承担责任。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计算。而在“三包”规定中还明确提出,
2020-05-25
“三包”新规的出台对广大的汽车消费者而言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它从法律的角度切实起到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作用。《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往消费者的车辆出现问题,车企大多无作为,消费者只能选择维权。而如今有了政策的支持,让消费
2020-05-25
最新的汽车三包政策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2年12月29日颁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汽车三包法后续仍需细则明确约定生产者责任。
2020-05-25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已经2012年6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条为了保护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2020-05-25
新车开了一个月就出现故障的,能不能无偿换车要依据是什么故障而定,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等情形的,是可以无偿更换的。第二十条 在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内,符合本规定更换、退货条件的,消费者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等由销售者更换、退货。转向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