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罪立案标准是一次性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0.67公顷(10亩)以上,或者其他耕地2公顷(30亩)以上,或者其他土地3.33公顷(50亩
2024-09-16
犯罪分子诈骗未遂的,公安机关同样应予立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9-15
抢劫的金额有大有小,下面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022年抢劫罪立案标准金额是多大吧,阅读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刑法第263条: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
2024-09-14
网络诈骗实则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诈骗的行为,该行为触犯的是《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属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范围。由于网络诈骗所牵涉的点更多,公安机关在侦查中会采取一定的技侦手段,侦破难度相对较大,时间也较长。
2024-09-14
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和其他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定。 一、对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商标管
2024-09-1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涉及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
2024-09-12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
2024-09-12
盗窃立案金额是根据盗窃数额的大小和情节后果的严重程度来确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数额在2000元以上或虽不足2000元但情节或后果严重的,被
2024-09-11
寻衅滋事罪的刑事立案标准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根据《刑法》第293条,
2024-09-11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的数额不同,将构成不同程度的罪行。抢夺公私财物价值在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4-09-10
我国公安机关对于涉嫌盗窃罪的立案标准有具体规定。根据《刑法》的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抢夺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
2024-09-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8条,协助组织卖淫罪是一种行为犯罪。只要行为人有意识地招募、运送人员或者协助他人进行卖淫行为,就应当立案追诉。对于组织、强迫他人卖淫的
2024-09-10
公安机关在诈骗罪立案后,通过对报警人的口供录取和调查,收集证据。检察院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4-09-09
本文介绍了以营利为目的的赌博行为应该被立案追诉的情形。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的规定,如果组织三人以上赌博且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五千元以上,或者赌资数额累计达到五万
2024-09-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3条,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2024-09-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3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
2024-09-09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