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判处拘役后,不是3年以上7年以下不能考驾驶证,一般五年内不能考驾驶证。第九十一条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终身不能再考
2023-10-29
法院一审认定,刘醉酒驾驶造成交通事故,应负事故全部责任。张驾驶刘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已向财产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但保险公司认为刘某系醉酒驾驶,依据第二十二条规定:“有下列
2023-10-26
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和具体情节进行处理。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由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决定量刑,自首可从轻减轻,通常争取缓刑。
2023-10-25
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经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分别延长5到20日。发生交通事故,受害人可以主张赔偿,保险公司会根据受害人的伤情拟定赔偿协议,协议的内容和条款包括受害者的基本信息,赔偿的项目和金额是根据伤情的鉴定结果而确定的,在保
2023-10-25
肇事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触犯的是交通肇事罪。酒驾肇事逃逸赔偿的金额是不固定的,是可以伤者和肇事方进行充分的协商之后确定进行处理的,如果协商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的,建
2023-10-18
交警在查处酒驾的时候,如果酒后驾驶机动车证据不足的,交警是不能认定驾驶者有酒驾行为的,不能对驾驶者进行处罚。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2023-10-12
若没有达到醉驾的,造成轻伤的,不涉嫌犯罪,不需要坐牢。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第一百零一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
2023-09-30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醉酒驾驶没有造成交通事故的,并且是初犯的,在认罪态度良好的情况下,有可能被判处缓刑。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
2023-09-24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交通事故的残疾赔偿金按照伤残等级计算,司机没有取得驾驶证就驾车上路,出现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不予赔偿;存在酒后驾驶,醉酒驾驶,毒驾等行为
2023-09-23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醉驾后造成交通事故撞伤他人的,醉驾者能不能判处缓刑要依据被害人的伤情而定,造成重伤是不能判处缓刑的。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
2023-09-20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私了”这个词,那么酒驾撞死人能私了吗?这就让一些人认为交通事故都是可以私了解决的。那如果是醉酒驾驶撞死人,是否还能私了解决呢? 虽然以上未提到死亡不能私了,但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在赔偿方面可以进行私了。虽然我国允许
2023-09-07
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罚为:吊销机动车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构成危险驾驶罪,依法处以拘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
2023-09-03
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3-08-23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
2023-08-23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3-08-19
车辆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要视个案的具体情况而定,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不同,赔偿数额也有所不同。
2023-08-17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这包括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与非法组织和罢工、玩忽职守、贪污受贿、违反财经纪律、滥用职权、泄露国家秘密以及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等行为。党员需遵守党纪国法,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