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原车主不承担赔偿责任,应该由直接的肇事者进行赔偿。超出交强险限额,双方按各自责任大小承担。
2022-03-10
同时被摄像头记录下来的闯红灯行为只进行200元罚款,不计分。误闯红灯也可以通过复议、申诉等解决。
2022-03-07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申请后,要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复议申请;闯红灯是最常见的违法行为,闯红灯一次性扣除6分。对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一律处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罚款。对机动车行驶时超过最高限定50%的,一律处1000元罚款,并处吊
2022-02-28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022-02-26
1、如果行人是因闯红灯被撞的话,从道路交通规则而言,机动车属于无过错方。
2022-02-26
近日,一部名为《一分钟告诉你闯红灯拍照原理》的动画短片在网上疯传。其实大部分车主都不知道探头抓拍闯红灯的原理,真的相信了视频里说的。结果有车主就“中招”了,闯红灯被抓拍,无处喊冤。在红灯即将结束时,抓拍设备提前2秒关闭抓拍系统。交警明确表示,走最右侧
2022-02-17
机动车全责,行人无责。但是行人已经在机动车道上,而司机未加注意。而且行人突然闯入机动车道,机动车急刹车都无法避免事故。机动车次责,行人主责。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2022-01-27
1、闯红灯:违法的行人处以10元罚款,非机动车处罚50元;
2022-01-25
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闯红灯是指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灯指示在红灯亮起禁止通行时越过停止线并继续行驶的行为。如果车辆在红灯时只是刚刚越过停止线,但立即停住了,这种闯红灯不会进行处罚,要是过线后还有明显的位置移动,就要被处罚。电
2022-01-20
8、因使用伪造、变造或者其他机动车号牌发生违法行为造成合法机动车被记录的。
2022-01-13
第一张:能反映机动车未到达停止线的照片,并能清晰辨别车辆类型、交通信号红灯和停止线;
2022-01-06
对驾驶者可以处200元的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二)还有就是交通部门也会通过视频监控来确定车辆是否有闯红灯嫌疑。属越线停车,根据交通法规定是行经交叉路口不按规定行车或者停车,扣分2分但不是闯红灯处理。
2022-01-04
行人闯红灯被撞死亡的,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责任,所以可以向肇事司机索赔的,一般由保险公司在限额内赔偿。不服事故责任认定,可在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
2021-12-25
机动车驾驶人员出于竞技、追求刺激、斗气或者其他动机,在道路上曲折穿行、快速追赶行驶的,属于刑法之一规定的“追逐竞驶”。追逐竞驶虽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但综合考虑超过限速、闯红灯、强行超车、抗拒交通执法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足以威胁他人生
2021-10-22
司机闯红灯造成交通事故的,如果其他人没有交通违法行为的,由闯红灯的司机承担全部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比如车上拉的病人,这时我们要打开双闪,也可以取消闯红灯的记录
2021-10-21
可以去当地交通局或者是违章地的交警队进行查询违章信息,如果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或者是向上一级交通局进行行政复议申请的。车主可持驾驶证和牡丹卡到违法行为地交通支大队执法站打印处罚决定书。如对处罚有异议,可于取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到作出处罚决定机关
2021-10-19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