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条 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
2021-12-28
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限为原审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但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没有期限限制。
2021-12-28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
2021-12-27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书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提起上诉,人民法院立案后进行二审;、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不服判决申请再审,法院裁定驳回再审申请的,当事人可以向检察院提出抗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
2021-12-27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因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而再审作出的判决、裁定除外。只要符合上述其中一项即可申请再审。调解书的申请再审,当事人应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
2021-12-27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
2021-12-25
合同产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当事人认为人民法院的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
2021-10-30
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或者案件当事人不服判决申请抗诉的,人民法院对抗诉案件进行再审后,不能再申请抗诉。第三百八十条 对人民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抗诉书后一个月内立案。决定退回的抗诉案件,人民检察院经补充相关材料后再次抗诉
2021-10-30
人民法院驳回当事人再审申请后,当事人认为驳回再审裁定有错误的,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
2021-10-29
刑事案件进行再审的,在审理的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
2021-10-29
国有独资企业是民事诉讼的主体之一,如果认为人民法院再审判决、裁定有严重错误的,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这也就是说
2021-10-28
抗诉时效为3个月。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2021-10-28
在民事诉讼中申请抗诉的,不需要新的理由,申请抗诉的理由是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等。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2021-10-27
可以申请法院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要求检察院抗诉。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针对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立案的条件有所不同。自诉案件立案,首先要符合自诉案件的受理范围,自诉案件的受理范围参见“管辖”一章。其次受诉法院有管辖权。再次由被害
2021-10-22
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抗诉的决定,当事人只是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第二百一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
2020-07-21
如系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提出请求的,还应写明申请人与被害人的身份关系。因不服___________ 人民法院(年号)刑初字第_______ 号刑事判决书,特提请贵院提出抗诉。请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本案提求法院对立案重审。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裁定
2020-07-2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