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离婚诉讼法院不得受理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提出的离婚请求。但是,如果女方提出离
2024-07-03
根据中国的婚姻法规定,男方在女方怀孕期、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不得提出离婚。这个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妇女和婴儿的权益。哺乳期一般指产后用母乳喂养婴儿的时期
2024-06-30
根据中国的婚姻法规定,男方在女方怀孕期、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不得提出离婚申请。这是为了保护孕期妇女和婴儿的权益。哺乳期一般是指妇女产后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
2024-06-30
夫妻决定离婚时,如果没有财产,矛盾会减少,因为不需要分配财产。想了解无财产协议离婚书范文和办理协议离婚的条件。怀孕期间可以协议离婚吗?无财产协议离婚书很简单,只需
2024-06-30
新调整后的调整离婚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发证)等。不符合离婚登记申请条件的,不予受理。当事人要求出具《不予办理离婚登记告知书》的,应当出具。综上所述,哺乳期间女方遭遇家暴是可以提出离婚的。但是在女性哺乳期间,怀孕期间以及生产结束后
2024-06-28
离婚后发现怀孕的,如果不想要孩子,可以做流产手术,不需要经过另一方的同意。刚出生的孩子,法院会判给母亲抚养。取得抚养权之后,可以要求男方支付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
2024-06-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的规定,怀孕期间离婚只有女方有权利。在女方怀孕期间,男方无法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而女方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女方可以向法院
2024-06-28
怀孕离婚的办理方式主要是由婚姻双方协商一致后,携带相关证件和离婚协议书,亲自到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或乡镇人民政府办理。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只能由女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
2024-06-28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关
2024-06-27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双方可以在女方怀孕期间共同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具体办理流程包括申请、审查和登记。申请时,双方需亲自前往婚姻登记
2024-06-27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家暴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判决要根据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分析。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
2024-06-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如果女方怀孕了可以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离婚去民政局办理手续。然而,如果选择诉讼离婚,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
2024-06-26
怀孕期间,女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或与男方协议离婚,只要男方也同意。女方的离婚行为在怀孕期间没有限制,但男方在女方怀孕时不能提出离婚申请,一般法院不会受理或驳回男方的起
2024-06-25
怀孕期间可以协议离婚,双方需要就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问题达成一致。然后,双方共同前往一方当事人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在三十天冷静期后,可以申
2024-06-25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协商一致办理离婚登记。然而,根据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
2024-06-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
2024-06-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