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在协议离婚过程中,双方需要就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进行协
2024-09-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9条规定,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债权人在这三年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诉讼时效的计算起始点是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
2024-09-12
协议离婚书的内容包括:对子女抚养问题和夫妻共同债务的约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以及其他必须载明的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
2024-09-11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如果一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对于这方可以减
2024-09-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离婚时,如果夫妻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对
2024-09-06
离婚与债务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在离婚时,需要对未还清的债务进行分割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时,可以通过组织调解或
2024-09-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时可以进行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则
2024-09-02
根据《民法典》,上海欠条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但借条本身并没有有效期限制。除非当事人之间有约定,否则债务人按照约定履行了欠条中的义务后,该欠条才会时效。诉讼时效可以
2024-09-01
南京欠条的有效期并没有固定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在债务人按照约定履行了欠条中的义务之后,该欠条才会时效。根据《民法典》,欠条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诉讼时效可以通过中断
2024-09-01
债务转让法律规定在《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是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2024-08-31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担保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负有清偿债务义务的一方不履行义务时,房屋抵押人可以直接行使房屋抵押权,不依靠债务人的行为即可实现其权利。房屋抵押权是一种担保物权
2024-08-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分公司不具备法人地位,因此不承担法律责任。分公司的债务由总公司承担。分公司没有法定代表人,因此无法申请破产或独立申报债权。分公司
2024-08-27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是合法的,需要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明确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愿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
2024-08-26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夫妻双方自愿离婚时,需要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明确表示双方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
2024-08-26
离婚协议书应当包括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项的一致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如有自愿离婚的意愿,必须签订书
2024-08-25
离婚后,女方不需要承担前夫的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不成立,则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照顾子女、女方和无
2024-08-24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