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对于婚姻出轨的过错方,如果存在同居或重婚、家暴、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以及其他重大过错的情况,无过错方有权要求赔偿。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
2024-10-04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如若自愿离婚,需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明确载明双方对于离婚的自愿意
2024-10-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儿子非亲生离婚并不一定能获得精神损失赔偿。只有当婚姻一方因为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
2024-10-0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的规定,离婚协议的更改方式有两种情况。如果离婚协议尚未生效,当事人可以随时自行更改。如果
2024-09-2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条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
2024-09-28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离婚时一般不需要退还彩礼。但以下情形除外:1、双方虽然具有法律上的婚姻关系,
2024-09-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如果婚姻中出现以下情况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以
2024-09-27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
2024-09-25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未消除,父母仍有抚养、
2024-09-24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三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三审稿对于法定结婚年龄没有作出调整,男方仍然是不早于22岁,女方仍然是不早于20岁。法定婚龄是指法律上规定的男女结婚的最低年龄。因此在审查结婚申请时,必须严格掌握这个条件,认真核实。申请结婚必须是
2024-09-2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如果没有结婚证的离婚案件,根据是否在1994年2月1日之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进行处理。如果在此之
2024-09-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条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024-09-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家庭纠纷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两种方式解决。协议离婚要求双方自愿离婚,签订离婚协议书后向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离婚登
2024-09-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九条,女方离婚后,可以申请更改子女的姓氏。未
2024-09-09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三)损害结果的严重程度 这是确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依据。(七)其他情况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是婚姻关系的结束,那么,由此会产生子女抚养、家庭财产的分割等问题。
2024-09-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夫妻可以通过协议共同抚养子女,但必须在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并由
2024-09-0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