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何的?(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
2024-06-30
刑事犯罪满足以下条件的,能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
2024-06-29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
2024-06-28
通过以上的分析,缓刑人员在考验期内被撤销缓刑的,是需要执行实刑的,而执行实刑时怎样执行刑期,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刑法》第77条对缓刑撤销以及处理作出了规定,分为执行原刑期和合并处罚两种情况,合并处罚是指出现漏罪或者新罪情形时适用的。
2024-06-26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除经考察机关批准外,一般不得跨省打工。缓刑期间,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并按考察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此外,还需遵守考察机关关于
2024-06-25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
2024-06-23
如果检察院建议判处缓刑,法院90%会判处缓刑的,因为检察院也不是随便建议的,是有法律依据的,法院一般情况下是会采纳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量刑建议并说明理由,量刑建议一般应当具有一定的幅度。
2024-06-22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贩卖毒品情节比较轻微的,符合缓刑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处贩卖人员缓刑的,缓刑人员进行社区矫正服务。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2024-06-18
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组织作弊被判刑的,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依法宣告职业禁止;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可以根据犯罪情况,依法宣告禁止令。组织考试作弊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设罪名。本款所规定的行为是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
2024-06-14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宣告缓刑。这些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
2024-06-11
产生交通事故后造成受害人死亡的,要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况下,肇事者对死亡者家庭进行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的,会不会判处缓刑,主要看是否符合缓刑的条件。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2024-06-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精神病人的故意伤害缓刑情况需要综合考量犯罪情节、悔罪表现,最后才能确定是否宣告缓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量刑起点
2024-06-07
如果是在外地判缓刑,需要进行社区矫正,要回家的话,需要经过执行机关批准。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有条件
2024-06-06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相比较于有期徒刑、拘役等的刑事处罚而言,缓刑的处罚是比较轻的。故此那些犯了交通肇事罪等
2024-06-04
不能宣告缓刑的。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024-05-31
可以去外地工作,只要申请得到批准。(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从该规定看,被缓刑人员要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而且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要经过批准。如果外出工作能获得考察机关批准的话是可以到异地工作的,但是想获得批准不容易。
2024-05-3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