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债务人为达到恶意逃债的目的而一去不返的现象经常发生,由于受诉讼时效的制约,往往会给债权人主张权利带来很大困难。对于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款案件,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追计欠款。第一条途径是,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
2020-05-25
把门口堵上肯定不对,但是没造成恶劣后果的情况下是不犯法的。属于扰乱企业单位秩序的行为,致使工作、生产、营业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处治安处罚。欠钱不还,双方应当友好协商,协商无果的债权人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聚众实施前款
2020-05-25
根据最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即是说借钱出去的时候要签订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借钱事实的书面证明,明确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有了这些法院才受理纠纷。若人民
2020-05-25
但是欠钱不还属于民事案件,一般警方会进行调解不会立案,建议到人民法院起诉。对被告下落不明,无法当面送达开庭通知的被告,法院会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公告时间一到,不论被告是否看到该公告,都视为已经送达。庭审中进行缺席审判,经法院对债权人提出的债权证明进行
2020-05-25
在生活中如果您也遇到借钱不还的这种人,请不要采用扣车或者其它极端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方法是违反法律。债权人不依靠公力救助,采取私自非法扣押他人财产的手段实现债权,实质上是一种违法行为。有人主张债务人欠钱不还,就可以拿他车抵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根
2020-05-25
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当然,关键一点也得注意,就是得掌握次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因为如果次债务人也无力还债,不能反过头来重新找债务人要。连带责任人承担的责任与债务人承担的责任相同。
2020-05-25
欠钱不还怎么起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方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债务人在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支付令后十五日内没有清偿债务,或没
2020-05-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欠钱不还的,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后,法院可以执行债务人的工资,让用人单位在发工资时扣除。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
2020-05-25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朋友欠债不还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提供担保后人民法院一般会冻结被申请人财产的。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2020-05-25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务人总是拖着债务不还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在支付令期限内不支付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提出异议的,转为诉讼程序。第二百一十六条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
2020-05-25
债务人没有能力还款的,并不影响法院的判决结果,只要有证据证明债务人欠债不还的,法院会作出偿还债务的判决结果,但债权能不能实现,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第一百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
2020-05-25
法院庭长欠债不还的,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了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起诉债务人,起诉债务人时要注意申请回避。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对于有还款日期的欠条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