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公证处的职能和作用,包括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及国内民事和经济公证。公证处是国家司法证明机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公证机构的设立需满足一定条件并经过批准。目前公证处的性质不确定,有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合伙性质等。
2025-09-08
公证机构是否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规定,司法行政部门仅对公证机构进行监督和指导,公证机构具有独立的执业证书,独立行使公证职能并承担民事责任。公证机构的行为是证明性质的活动,不涉及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对公证书有异议时
2025-06-21
深圳财产公证的收费标准、办理手续以及如何快速办理婚后财产公证。深圳财产公证收费根据公证事项性质和标的金额等因素确定,涉及财产继承、赠与等按标的金额比例收费。婚后财产公证需双方共同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经过审查、制作公证笔录等步骤。为
2025-04-05
我国公证机构的改革方向,特别是公证机构的非营利性质及其与公益性的关系。短讯提到公证法改革将强调公证机构的独立性、平等性、专业性和非营利性。对“非营利性”进行解析,指出公证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实现公益。文章还讨论了法定公证事项的取消引发的讨论,指出
2025-03-20
公证赔偿责任的引入源于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公证机构由行政机关转型为事业法人组织,公证员成为专业法律工作者。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施行进一步明确了公证赔偿责任的形式。对于公证赔偿责任的性质,有国家赔偿说、违约说和一般侵权
2024-03-18
公证是国家专门设立的公证机构代表国家所作的证明,是法定证明。民间证明,又称为“私证”,如见证、中人、证人证言等。公证与私证在性质上、效力上、证明方式、权威性上是截然不同的。公证具有权威性、公正性、通用性、广泛性、规范性,这是私证所不具备的。
2024-01-18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公证处的业务范围也分为不同种类。若按照公证是否涉外,分为国内公证与国外公证;若按照公证对象性质分类,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双方当事人对债权文书及其内容没有任何争议;债权人的债权文书,内容不得违反政策和法律;国内公证就是公证机关为本国公民
2023-11-17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赠与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证明财产所有人将个人所有的财产无偿赠送给他人的行为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办理赠与公证,可采取证明赠与人的赠与书、受赠人
2022-03-22
1、当事人的基本身份信息。包括被继承人、继承人、公证机关等;2、财产具体情况、财产分割方式、继承份额;3、公证遗嘱的其他庭具体内容。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遗嘱必须表
2022-03-08
民法典中二手房买卖并不是必须要做委托公证。要不要进行公证由委托人和受托人协商确定。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
2021-10-24
赠与合同申请公证后,公证机构依法出具公证书的,赠与合同公证就有效,但有相反证据推翻该公证除外。反之,如果是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比如向学校捐款,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要积极履行给付义务。因此,若是存在以上情况,即使是有公
2021-10-23
司法行政部门仅对公证机构监督、指导,而非其上级机构,不对公证机构的行为负责,不应成为该案的被告。公证机构出具公证书的行为只是一种证明性质的活动,不对当事人之间作出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其行为非具体行政行为。“对公证文书有争议”处理有明确法律规定。因此,当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