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短信骚扰可以报警,行为人有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等行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三)捏造事
2023-09-10
传播淫秽物品:这里的传播,是指播放、放映、出租、出借、承运、邮寄等。 而取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现场检查,就是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传播淫秽物品发的现场进行检查登记; 2、询问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犯罪活动的询问记录; 3、先行登记保存,
2023-09-08
传播色情视频的处罚是一般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2023-09-07
短信骚扰报警流程,先将他人发来的存在骚扰内容的信息作为证据保存,然后到所在辖区派出所报警,最后民警会了解相关情况并进行登记。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民警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2023-08-20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我国刑法中没有恐吓罪,如果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有威胁
2023-06-29
1、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5-23
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2023-05-16
1、我国《刑法》中对于猥亵儿童罪中儿童的年龄界定标准为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猥亵儿童罪是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对儿童实施的淫秽行为,不满十四周岁的男童女童都可以作为本罪的受害人或猥亵对象。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
2023-03-23
2、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或者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2023-03-15
8、色情出版物是指在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其中一部分有第二条至项规定的内容,对普通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毒害,而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出版物。
2023-03-13
传播淫秽物品罪,是指以传播淫秽书籍、电影、音像制品、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为表现形式,扰乱国家对淫秽物品的管理秩序,危害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64条的规定,传播淫秽书籍、电影、音像制品、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将
2023-01-29
本罪的犯罪行为方式要求具有组织播放的行为,即要有召集众人观看的行为,而传播淫秽物品罪的犯罪行为方式较前者多,它包括出借、传阅等多种传播行为方式;而传播淫秽物品罪则只有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
2023-01-20
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是指组织召集多人观看、收听并播映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的行为。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2022-12-22
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同其他有关淫秽物品犯罪一样,都不同程度地侵害了社会的管理秩序,腐蚀人们的心灵。
2022-11-17
依法被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即便具有上列三特征,也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例如违反我国宪法、法律,内容反动或者淫秽下流的作品,无论是否符合前三个特性,均不能构成受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客体。因此如果当事人是一个作家,那么作家的作品是受到著作权保护的,一旦该作家的
2022-11-15
依法被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即便具有申请著作权的三特征,也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例如违反我国法律,内容反动或者淫秽下流的作品,无论是否符合前三个特性,均不能构成受法律保护的客体。只能是违反由有关机构制定的法律才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不包括违反了行政
2022-11-14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