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七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应当由户主、父母等人及时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2024-09-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七条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可以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对于弃婴,收养人或者育婴机
2024-08-05
新规定要求办理死亡登记和销户时,不再由派出所出具死亡证明,而是由卫生防疫部门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公民死亡后一个月内在农村办理死亡登记和销户,城市在葬前办理。如果公民在暂住地死亡,暂住地户口登记机关会通知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注销户口
2024-07-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新生儿上户有以下规定:一是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可以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的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二是弃婴的情况下,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相
2024-06-27
离婚后,如果想给孩子改姓,需要经过父母双方协商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孩子需要由本人或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
2024-06-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女方将户口迁入男方处,有两种情况需要考虑。第一种情况是诉讼离婚,女方可以携带原户口簿和法院
2024-06-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婚姻状况在户籍上分为未婚、已婚、离异、丧偶等。如果再婚,需要办理户籍变更,将离异变更为已婚状态。此外,条例还规定了婴儿出
2024-06-13
办理户口迁移证可以代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结婚、离婚、岗位变动等都有可能需要办理户口的迁移手续,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只能是由户口
2024-05-29
离婚后迁户口回娘家是一种常见行为,但需要一些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二条规定,离婚迁户口需要提供一些身份证件。具体来说,需要提供离婚证、身份证、
2024-05-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公民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等事由引起户籍登记簿登记信息变动的,应当及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这意味着离婚后,需
2024-05-25
办理户口迁移证的步骤如下:首先,当事人需要向迁入地的派出所提出申请。然后,迁入地的派出所同意后,需要向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提出迁出申请。最后,需要开具户籍证明并向公安局户政科申请迁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公民在迁出本户口管
2024-05-25
结婚后迁出的户口是可以迁回来的,但必须满足迁回地的条件。当事人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向迁入地申请准迁,获得书面许可后,再向户籍所在地申请户籍迁出,最后到准迁地户籍登记机关申请户籍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时,需要在
2024-05-24
离婚后,可以在原住址分户,但需要符合当地的落户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五条,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一主管人共同居住的被视为一户,单身居住的可以自立
2024-05-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可以迁出农村户口,并且有权迁回农村。具体的处理方式是,迁出前本人或户主需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并注销户口。随后,申请人需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经当地村委会和村小组同意,并得到十人以上村民代表
2024-05-21
离婚后,需要办理户口本变更手续。公民应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婚姻情况证明等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的户籍派出所申请办理变更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九条,
2024-05-18
户口本年龄错误需要户主或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更改,经户口登记机关审查属实后予以变更或更正。户口本是一本记录住户人员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等信息的薄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五条,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一户是指与户主共同居住的人,单身居
2024-05-17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