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然人的商标注册人死亡,在法定期限内应由合法权利人办理注册商标专用权移转手续,注册商标专用权将因此移转给新权利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移转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人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移转;未一并移转的,由商标局通知其限期
2020-07-21
这一规定实际上承认了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继承问题,也就是说,作为自然人的商标注册人死亡,在法定期限内应由合法权利人办理注册商标移转手续,注册商标专用权将因此移转给新权利人,新权利人即继承了商标注册人生前所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公民所享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在该
2020-07-21
由商标注册申请人提出申请,经商标局审查后予以初步审定公告,没有人提出异议或提出异议经裁定不成立的,该商标即注册生效,受法律保护,商标注册人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商标注册申请的核准或驳回没有法定期限,商标局审定公告该商标,再下发商标注册证,该商标至此获得
2020-07-21
注册的商标被商标管理部门撤销的,由商标局予以公告,该注册商标专用权自公告之日起终止。第五十四条 对商标局撤销或者不予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第五十五条 法定期限届满,当事人对商标局做出的撤
2020-07-21
可以加盟,但有一定的风险,最好等对方有商标了再加盟。如果商标注册失败了,尚未被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商标权的期限也称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它是指商标所有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注册的商标享有专用权。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商标保护期限自商标注册公告
2020-05-25
商标续展注册是指商标注册人为了不在注册商标有效期满后失去专用权而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延长注册商标有效期限的法律程序。商标续展注册的对象是注册商标,程序相对简单,只要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续展申请,交纳规定费用就可获得续展注册。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自该商
2020-05-25
商标间接侵权有哪些种类?所谓违法性,是指行为人不法侵害了他人商标权保护范围和保护期限内的注册商标专有使用权。商标权是一种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因此侵犯商标专用权所造成的损害既可能是物质损害,也可能是无形损害。这里所说的因果关系不仅包括直接因果关
2020-05-25
商标局自收到转让申请后规定期限内发《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明》。《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明》标注的日期为转让注册的生效日期。转让注册商标应由转让人和受让人签订转让协议后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经商标局核准公告后,受让人才享有商标专用权。对于符合转让条件的,商标
2020-05-25
正在被许可的商标是不能够进行转让的,只有许可取消或者完成后才能进行转让。商标转让合同是指商标的所有人依法定程序,将其商标转移给他人,并由受让人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而对于非永久性的商标权转让,则应约定转让期限,并约定转让方将在转让期限届满之日起收回商标
2020-05-25
转让商标所有权是是商标注册人在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依法定程序,将商标专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的行为。A、《转让申请/注册商标申请书》;转让注册商标申请不应可能产生误认、混淆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申请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按要求补正的,商标局有权对转让申请视为放弃或不予
2020-05-25
公告应当标明具体的时间、转让的商标品牌和那些公司之间的转让等等。转让注册商标申请不应可能产生误认、混淆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申请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按要求补正的,商标局有权对转让申请视为放弃或不予核准。证明上的落款日期为公告之日,受让人自该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2020-05-25
商标所有权,又称商标占有权、商标专用权,是产权中的一种类型,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商标注册人或权利继受人在法定期限内对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我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
2020-05-25
商标转让合同是指商标的所有人依法定程序,将其商标转移给他人,并由受让人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商标转让合同效力审查主要是审查合同是否有无效或可撤销情形,被转让的商标是否为被人民法院冻结的商标以及办理了质押登记的商标:。而对于非永久性的商标权转让,则应约定
2020-05-25
商号权,又称商事名称权,是指商人对其商号所拥有的权利,包括商号使用权以及商号专用权。换句话说,在商业中未经许可的所有使用,都将构成对商标专用权的侵害。指商标专用权的有效期限。在有效期限之内,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超过有效期限不进行续展手续,就不再受到
2020-05-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