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异议 > 民事诉讼中执行异议的时效规定

民事诉讼中执行异议的时效规定

时间:2025-07-11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0471
我们经常会在民事诉讼中听见“执行异议”这个词语,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执行异议,也不知道民事诉讼提出执行异议之诉规定的时效是多久。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针对上述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执行异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异议的提出存在时效限制。

一、对违法执行行为提出异议的时效

对于违法执行行为提出异议,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前提出。

二、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时效

对于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应当在该执行标的执行完毕前提出。

法律依据

1、最高法院关于执行异议、复议的司法解释第六条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执行异议、复议的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提出异议,但对终结执行措施提出异议的除外。

案外人应当在异议指向的执行标的执行终结之前提出异议。如果执行标的由当事人受让,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提出异议。

2、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如果理由不成立,裁定驳回。如果案外人或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可以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如果与原判决、裁定无关,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执行人的执行异议权利

    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的执行异议权利。当被执行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时,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法院会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同时,申请执行人若对执行进度不满,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执行。案外人对于执行标的物提出的异议,如果成立,可能会中止执

  • 执行和解后是否需要缴纳执行费用?

    执行和解后是否需要缴纳执行费用以及强制执行的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没有采取执行措施,执行费用不需缴纳,但申请费用需缴纳,并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或由法院决定。强制执行程序包括申请、法院受理、申请复议等步骤,案外人可以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如果理

  • 行政强制法加处罚款是否可免除

    行政强制法中关于加处罚款是否可以免除的问题。在规定情形下,如缺乏事实或法律依据等,人民法院有权作出不予执行的裁定。同时,法律规定了人民法院在作出裁定前应听取被执行人和行政机关的意见,并在一定时间内作出是否执行的决定。若行政机关对裁定有异议,可向上级法

  • 执行异议答辩状

    彭××与欧阳××关于执行异议答辩状一案。答辩人彭××提出,执行裁定书合法且执行标的物合法,裁定书对中止执行与恢复执行的裁定均符合法律程序。针对遗产继承问题,欧阳××所继承的遗产包括房屋和股金,调解书中其他被告连带偿还债务。要求法院依法驳回被答辩人的异

  • 执行异议时间的限制
  • 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及措施
  • 民事诉讼中执行异议的时效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