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受案范围 >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时间:2025-09-11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4712

一、登记受理与查找工作

根据《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在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后,应当进行登记受理,并立即展开相关的查找工作。

二、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定义

《规定》对于“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以下情形:(1)失踪现场存在明显的侵害迹象;(2)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受到侵害;(3)人与机动车一同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4)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5)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存在重大矛盾纠纷;(6)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7)其他疑似被侵害的情况。

三、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规定,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并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立即立案,并迅速展开侦查工作:(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2)接到儿童失踪或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3)接到已满18周岁的妇女失踪,存在可能被拐卖的报案;(4)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被拐卖;(5)发现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6)存在其他表明可能发生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事实的情形。

四、报警与刑事案件立案

对于符合上述情况的人口失踪事件,个人可以立即报警,公安机关将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并展开相应的侦查工作。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包括行政主体独占行使管辖权、便利行使管辖权和有效行使管辖权的原则。同时,也阐述了确定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原则,县、市级行政主体处理行政事务为主,省级以上行政主体进行业务政策领导,并存在例外情形应以法律、法规为准。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 工商部门新规定:消费者投诉受理办法

    工商部门新的消费者投诉受理办法。自3月15日起,工商部门对七种投诉不予受理或终止受理,包括不属于职责范围、超过保质期、已调解、已处理、超过一年权益受侵害及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投诉。消费者投诉需明确被投诉人信息、投诉请求及事实和理由、联系方式和投诉日期。工

  •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与证据能力
  •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