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工因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医疗费用由工伤基金支付。住院治疗期间,按照因公出差标准的三分之二发放住院伙食补助费。
职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时,实行工伤医疗期。轻伤和重伤有不同的工伤医疗期,分别为1至24个月,最长不超过36个月。
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按月发放工伤津贴。工伤津贴的标准为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内平均月工资收入。
经评残并确认需要护理的工伤职工,按月发放护理费。护理费分为三个等级:全部护理依赖、大部分护理依赖、部分护理依赖。分别按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发放。
工伤致残等级分为十个等级。一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工伤职工应当退出工作岗位,终止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按月发放伤残抚恤金。伤残抚恤金的标准为本人负伤前12个月内的平均工资的90%至75%。
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伤残职工本人负伤前十二个月内平均工资收入的18至24个月工资。
如果需要易地安家,发放相当于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的安家补助费。
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伤残职工,原则上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并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伤残职工本人6个月至16个月的工资。
旧伤复发需要治疗和休息的,经鉴定确认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津贴。
被评为五级和六级且企业难以安排工作的伤残职工,按月发放相当于本人工资70%的伤残抚恤金。伤残程度被评为七至十级的,如果职工本人愿意另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本人另行择业,可以发放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职工因工死亡,发放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的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标准为:符合供养条件的配偶每月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发放,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放,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加发10%。发放月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月工资收入。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因工伤事故直接死亡或在医疗期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个月。
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法律规定、法律后果、赔偿责任及赔偿请求的时效性。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否则将面临法律处罚和补缴费用。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可能导致工伤职工保险待遇减少,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差额损失的责任。劳动者应在知道权利被侵害后的
中国工伤职工在遭受工伤后的赔偿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工伤职工不能主张侵权赔偿,而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文章详细阐述了工伤职工的医疗待遇、治疗费用、生活护理费等支付规定,以及如何进行工伤康复的相关规定。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联系。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标准认定工伤的同时,也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文章详细列举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事故伤害、职业病等,并规定符合这些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
误工费的计算方式和认定标准。有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误工费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具体根据收入证明、工资表、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等材料综合评定。误工日期根据住院天数和出院后休养天数计算,残疾者定残后不再赔偿误工费。误工费的计算公式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