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是指债务人采取减少财产行为,危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障自身债权而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处分行为的权利。
1. 撤销权的性质
撤销权的行使必须依据一定的诉讼程序进行,因此也被称为废罢诉权。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可以请求受益人返还财产,恢复债务人责任财产的原状。因此,撤销权具有请求权和形成权的特点。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与一般撤销权不同,保全撤销权是债权人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已经生效的法律关系。这种撤销权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其效力扩及到了第三人,并且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债务人清偿债权的能力。而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并没有扩及到第三人,其目的是消除合同中存在的瑕疵。
2. 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债权人必须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撤销权。
(2) 债权人必须对债务人拥有有效债权。债权可以是到期债权,也可以是未到期债权。
(3) 债务人必须实施了减少财产的处分行为。
(4) 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必须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造成损害。
债务人减少财产的处分行为包括: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况。其中,第三种处分行为不仅要求有客观上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事实,还要求受让人知道这种情况。
当债务人的处分行为符合上述条件时,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处分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3.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
《合同法》对撤销权的行使规定了期限限制。债权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如果债权人在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该撤销权将消失。上述规定中的"5年"期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4. 行使撤销权的法律效果
一旦法院确认债权人的撤销权成立,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将被认定为无效。债务人的处分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是双方返还,即受益人应当返还从债务人获得的财产。因此,撤销权的行使目的是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债权人并没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5. 撤销权诉讼中的主体与管辖
撤销权必须通过诉讼程序行使。在诉讼中,债权人作为原告,债务人作为被告,受益人或者受让人作为诉讼中的第三人。撤销权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合同法解释》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如果第三人有过错,应当适当分担这些费用。
关于代位权的法律规定。当被执行人无法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时,法院可根据申请执行人的请求要求第三人履行债务。此外,合同法中的代位权是一种债权保全方式,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方债务人的权利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
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根据法律规定,当对方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以及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债务。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应及时通知对方,若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则应恢复履行债务。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性质和成立条件。不安抗辩权是一种延期抗辩权,允许一方在对方无法履行合同或有不能履行合同的风险时中止履行,直到对方提供证明其履行能力或担保为止。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应先履行义务且对方存在履行障碍。行使此权利需要慎
不安抗辩权这一法律工具在保护当事人权益方面的重要性。不安抗辩权定义为我国合同法中的双务合同中的权利,当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先履行方有权暂时中止履行。收律师费的不安抗辩权需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负债务、先履行方必须有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