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农民工 > 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涉嫌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涉嫌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时间:2025-09-14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9816
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涉嫌犯罪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对采取非法手段讨薪或以拖欠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要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一、刑事责任的追究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根据这一意见,对于恶意拖欠工资并涉嫌犯罪的行为,应依法将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以充分发挥刑法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威慑作用。

二、严厉打击拖欠工资行为

为了加强工资支付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扩大日常巡视检查和书面材料审查的范围,并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的省级联动处理机制建设。此外,还需要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举报投诉受理和案件查处力度。为了更好地治理拖欠工资问题,还要完善多部门联合治理机制,并展开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专项检查。为了加强地区间的执法协作,需要健全相应的制度,并加强跨区域案件的执法协作。同时,还需要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机制,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和案件移送等制度。这样可以推动完善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和人民法院及时财产保全等制度。对于恶意拖欠工资并涉嫌犯罪的行为,应依法将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以充分发挥刑法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威慑作用。

三、及时处理工资争议案件

应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等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解决工资争议。对于农民工因拖欠工资申请仲裁的争议案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应优先受理、优先开庭、及时裁决、快速结案。对于集体欠薪争议或涉及较大金额的欠薪争议案件,应挂牌督办。同时,需要加强裁审衔接与工作协调,提高欠薪争议案件的裁决效率。为了让农民工能够依法及时申请讨薪,需要畅通申请渠道,并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四、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需要健全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同时,还需要完善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并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对于一时难以解决拖欠工资或企业主欠薪逃匿的企业,应及时动用应急周转金、欠薪保障金或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资金,先行垫付部分工资或基本生活费,帮助解决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临时生活困难。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民工工伤事故处理程序及相关补偿

    农民工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及相关补偿。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需及时救治并备案。工伤认定流程包括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农民工可获得多种形式的补偿,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如缺乏劳动合同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可先确认

  •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农民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权,如协商、投诉、仲裁和诉讼等,并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 童工问题:15岁打工是否算童工?

    关于童工的问题,明确指出在我国,最低打工年龄为16周岁,因此15岁打工被视为童工。企业雇佣童工违法,且童工的劳动合同无效。对于雇佣童工的企业,应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同时,虽然劳动合同无效,但童工应获得比一般劳动者更多的法律保护。

  • 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涉嫌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国务院办公厅对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对于恶意拖欠工资并涉嫌犯罪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并移送司法机关。同时,要加强工资支付的监督执法工作,完善多部门联合治理机制,并展开专项检查。另外,及时处理工资争议案件,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帮助解决农民工

  •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1种情形
  • 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实施
  • 农民工工伤赔偿协议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