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争议案件不适用约定管辖
适用约定管辖必须基于法律的明确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可见,约定管辖的适用范围为一般民商事合同或财产权益纠纷,不包括劳动争议。因此,劳动争议适用约定管辖是没有法律依据的。2、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定管辖
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裁二审”的处理机制,管辖权的确定皆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在劳动仲裁前置阶段,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在诉讼阶段,司法解释也对劳动争议的管辖法院作了特别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的明确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在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权确定时,应遵循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的专门规定。3、劳动合同中的约定管辖条款无效
对于一般民商事合同纠纷,法律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与意思自治,对个人权利的让与或放弃皆宽容对待。但劳动法律关系不同,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对用人单位具有财产、人身依附性,难以就合同内容提出变更。为了避免用人单位利用优势地位侵犯劳动者的程序权益,劳动立法强化了国家干预,赋予劳动者一定的管辖选择权。劳动合同中关于约定管辖的格式条款虽然表面上没有违背劳动争议法定管辖规定,但实质上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排除了劳动者的管辖选择权,因此是无效的。具体到本案,约定排除了重庆市北部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在劳动仲裁、诉讼阶段的法定管辖权,对黄某参加诉讼和法院审理造成了不便。因此,在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具有法定管辖权,某**分公司的管辖权异议不成立。交通事故中车辆扣留的期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车辆的最短扣留期限为五日,简易程序下从拿到事故责任认定书起五日内取车;一般情况下事故认定书完成后三天通知取车。超过二十日需报批,最长扣留期限不超过六十日。同时,《交通法》规定,对于无人认领或经通知不来处理的
如何查询财产被保全的情况,内容包括了解财产种类、财产保全的种类以及执行财产保全的方式等。通过查询动产、不动产和银行存款等财产种类以及了解诉讼中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可以更好地保护自身财产权益。同时,介绍了利用已知债务人账号信息、向法院申请
黄某与上海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管辖权问题。黄某在工作中受伤后,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索赔。双方约定管辖被提出异议,一种观点认为约定有效,另一种主张因排除劳动者选择管辖的权利而无效。作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争议案件不适用约定管辖,而应适用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包括根据申请保全措施涉及的财产数额计算和法律规定的费用计算两种标准。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部分按一定比例交纳,但最高不超过5000元。同时,根据不同申请事项和金额,费用标准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