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将面临以下刑罚:
犯本罪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包括:
本罪的客体是正当行使指挥权的秩序。军人必须遵守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服从命令的要求。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军人必须根据政治觉悟和对上级的高度信任来执行命令。各级首长和指挥人员只有正确行使指挥部队和部属的职权,才能保证部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滥用职权,指使部属进行违反职责的活动,不仅违背了军队的性质和宗旨,而且严重破坏了正当行使指挥权的秩序,使得部属无法坚决执行命令,严重危害部队的高度集中统一。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指使部属进行违反职责的活动,并造成严重后果。
滥用职权是指超越规定的职责范围和权限,不正当地运用职务上的权力。军队的条例和规定对各级首长和指挥人员都规定了具体的职责范围和权限,不按照这些规定办事,将职权用在有损国家和军队利益的地方,就属于滥用职权。指使部属进行违反职责的活动是指指使部属实施违反军人共同职责、一般职责和专业职责的行为。这些违反职责的行为包括违反军纪的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但不包括犯罪行为。指使部属进行犯罪活动已构成共同犯罪,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造成严重后果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通常包括: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军队中的各级首长和其他有权指挥他人的人员。根据《内务条令》的规定,军人在行政职务上有隶属关系时,行政职务高的是首长,行政职务低的是部属。首长有权对部属下达命令,部属必须服从首长。因此,本罪的犯罪主体与侵害的对象之间必须存在指挥与被指挥的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不仅限于军官和士兵之间,还包括上级军官与下级军官之间,甚至士兵与士兵之间。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滥用职权,指使部属进行违反职责的活动,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严重后果。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侵害的是战场上的友邻关系,表现为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导致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为指挥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多种动机。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要件。该罪行涉及在战时故意制造、散布谣言,动摇军心的行为。罪体行为包括口头或书面途径制造谎言,煽动不良情绪。特定的犯罪时间是战时,平时的行为不构成此罪。责任形式是故意,即明知行为会动摇军心而有意为之。在认定时,应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刑罚和相关法律规定。犯此罪的人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文章详细阐述了构成该罪的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该罪侵犯的是正当行使指挥权的秩序,表现为滥用职权并造成严重后果。犯罪主体是军队中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主体为参加作战的军人,客体是战时宣传舆论秩序。行为包括在部队中公开或私下故意制造、散布谎言,蛊惑官兵,造成部队情绪恐慌、士气不振。责任形式是故意。在认定上,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与谎报军情罪、假传军令罪、战时造谣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