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出借人签订借款合同的目的是出借款项并且收取利息,而借款人的义务就是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在借款合同中除了约定利息之外,不涉及到约定其它费用的情形,如劳务费等等。
2、劳务费是指个人在提供一定的劳务之后获得的收入。在单纯的借款过程之中,出借人只履行出借款项的义务,并没有付出任何其它的劳务,也不对借款人有任何以劳务形式存在的义务,所以没有不能约定劳务费。只有在劳务合同或者其它与劳务相关的合同中,才能约定相应的劳务费,而在借款合同中,不能变向地将利息认定为是劳务费。
本案是一起借款纠纷,吴某是以收取利息为目的而向彭某出借20万元,但是只在承诺书中约定每月支付劳务费4000元,没有明确为利息。而李某作为担保人在承诺书上明确载明了利息,从借款合同的目的和保证担保人履行义务出发,应当将承诺书中约定的每月4000元认定为是借款利息。
标准借款协议格式的要点。协议包括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基本信息、借款金额和利率、还款方式及其他约定。为确保法律效力,标题应明确为“借款协议”,金额需用中文大写表示,双方信息需准确无误。如约定支付利息,应明确利率和支付方式。此外,协议格式和签署方式也有规范建
毛某向贷款公司借款的实际借款金额被扣除了部分利息的案情,后因无法偿还债务,其母亲胡某代替其签订新的借款合同后也未能偿还。崇明县法院认定合同有效,但借款本金应以实际借款金额为准。同时提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关于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借款过程中约定的劳务费是否能认定为借款利息的争议问题。彭某向吴某借款20万元并承诺每月支付劳务费4000元,引发分歧。作者同意第二种意见,认为劳务费与借款利息不同,借款合同中不能约定劳务费,约定的劳务费应认定为借款利息。从借款合同的目的和保证担保人履
欠条的法律效力及注意事项。欠条作为借贷双方的书面证据,在官司中有一定证明力,但需注意书写规范,包括纸张质量、借款金额写法、借款用途、利率和还款时间等。此外,书写欠条时还应避免名字不全、使用同音同义字、印章不规范等问题,还款时要索回欠条,并提供身份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