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解读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又称为预告辞职。它指的是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因当事人双方主客观情况的变化或某种法定事由的出现,由劳动者一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在用人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个人原因或工作环境不满意等原因,我们可能会有想要离开的冲动。然而,由于合同的约束,我们可能不敢轻易提出解约。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 参考案例
案例简介:小刘是一名大学毕业生,进入一家公司担任程序员,并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由于个人原因,小刘提前一个月向公司提出辞职,并按照公司规定办理完人事离职手续。然而,小刘迟迟未收到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小刘多次与公司人事部联系,但公司以小刘多次违反公司规定和劳动合同未到期为由,拒绝支付工资,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案件分析:预告解除权是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的法定解除权。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明确规定,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方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在本案中,小刘提前进行了预告解除,但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
3. 法条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 解决方法
(1) 用人单位接受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2) 进行工作交接;(3) 结算薪资;(4) 解除劳动合同;(5) 出具离职证明: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人力资源科应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员工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6) 备案:对解除的劳动合同的文本原稿及电子档案进行备案,至少保存二年备查。劳动者应提前30天书面提交辞职申请给公司,并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前先尝试与公司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纠纷,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一方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5. 温馨提醒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即时辞职行为形式没有明确规范,很多劳动争议是由于通知形式不规范而引起的。因此,应对即时辞职的形式进行明确规范,以避免因形式不规范而引发不必要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