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 产品质量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产品质量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时间:2025-09-04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9221

一、产品质量侵权的构成要件

根据民法通则第122条的规定,产品质量侵权是指因产品质量不合格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

  1. 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即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或产品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 不合格产品造成了他人财产、人身损害。这里所指的他人财产,是指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至于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害,购买者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求销售者承担违约责任,而非产品责任。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者,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也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人。
  3. 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损害事实应当是由该缺陷产品所致,否则生产者或销售者不承担责任。

二、产品质量侵权的法律责任

产品制造者与销售者对产品质量侵权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即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如果销售者无法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或供货者,销售者应当独立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如果产品的运输者或仓储者对产品质量不合格负有责任,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在向受害者赔偿后有权向运输者或仓储者要求赔偿。

三、产品生产者的免责事由

根据法律规定,产品生产者可以免除责任的情况包括:

  1. 未将产品投入流通;
  2. 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3. 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

此外,如果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生产者或销售者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受害人过失造成损害,生产者或销售者的赔偿责任可以减轻。

问题解答

实施恶意产品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可能性

有人担心,《侵权责任法》中规定恶意产品侵权行为的受害人有权请求惩罚性赔偿金,会不会出现类似《消法》第49条规定的产品欺诈、服务欺诈双倍赔偿制度实施之后,出现知假买假甚至成立打假公司知假买假双倍索赔的现象。然而,我认为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

首先,知假买假双倍索赔并不违法,也不是追求非法的不当利益。《消法》鼓励与产品欺诈和服务欺诈作斗争,这符合全体人民的利益。知假买假者进行索赔,其最终目的仍然符合法律的要求,属于被法律允许的范围。因此,超出价金的部分惩罚性赔偿金实际上是让欺诈商家为其行为付出代价,并向打假者支付奖金,这对于保护消费者是有利的。

其次,知假买假双倍索赔的前提是打假者只遭受了价金支付方面的损失,并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为了追求超出实际损失之外的惩罚性赔偿金而故意让缺陷产品对自身造成伤害。因此,实施恶意产品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不会普遍出现类似的现象。因此,对于此类担忧,我们应该放心。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新车一个月故障可要求无偿换车吗

    新车一个月内出现故障是否可以要求无偿换车的问题。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出现特定故障如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等,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者免费更换或退货。同时,规定还涉及了三包有效期内的其他情况,详细说明了符合哪些条件可

  • 产品质量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产品质量侵权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时,生产者或销售者需承担连带责任。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可以向受害者赔偿后向相关责任方追偿。同时,法律规定了生产者的免责事由。对于实施恶意产品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担忧,实际上知假买

  • 农产品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农产品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包括举报范围、举报和投诉方式、举报和投诉处理程序、跟踪反馈、文档保存、奖励制度等方面。该制度旨在鼓励公众举报涉及农产品违法行为的线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人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举报,相关部门将在七天内处理并反馈。

  • 第一责任人

    公司中第一责任人的定义及其职责。第一责任人包括部门员工和部门负责人,需记录投诉者的信息并及时上报。公司设立产品质量投诉处理小组,由质管部、生产部、销售片区负责人组成,负责处理投诉事件。处理投诉时需分析原因、沟通并坚持原则,处理方式包括赔礼道歉、赠送产

  •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 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