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电子邮件真实性的争议焦点

电子邮件真实性的争议焦点

时间:2025-09-25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0990
电子邮件作为证据使用来源于《合同法》第十一条的相关规定,但首次被人民法院采用是上海法院一起案例。2002年上海一中院审理一起8848网上买卖案中,在国内第一次将经过公证取得的电子邮件作为定案依据。

电子邮件的用户名、账户名和密码是唯一的,只要掌握了某一注册用户的这些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任意一台联网的计算机来收发、删除该用户的电子邮件。因此,电子邮件的真实性往往成为双方的争议焦点。

电子邮件的只读性和修改困难

一般人无法直接修改收到的电子邮件,因为收件箱中的电子邮件是只读文件,拒绝删改。然而,如果纯电子邮件信件的信头上带有收发件人、收发件人的网址、收发件时间等详细资料,可以结合其他补强证据来认定邮件的真实性。

公证作为提交法院的最佳方式

当事人如果希望将电子邮件作为证据提交法院,最好采用公证的方式。这意味着将电子邮件的打开和打印过程全程公证,并将公证书提交法院。另外,也可以将载有电子邮件的软盘交给法院,由法院主持双方在场打开邮件并打印内容。上海一中院、二中院和浦东法院在电子邮件作为证据使用方面有实践经验,公安部门也可以对邮件的源文件是否经过修改进行鉴定。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子邮件真实性的争议焦点

    电子邮件真实性的争议焦点。电子邮件用户名、账户名和密码的唯一性导致电子邮件的真实性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虽然电子邮件具有只读性,难以修改,但仍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信头和其他补强证据来确认其真实性。若当事人希望将电子邮件作为证据提交法院,最好采用公证方式,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与特点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行政诉讼法中的效力和法庭对证据的认定与更正。行政诉讼证据需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行政诉讼的特点包括事实判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在行政诉讼法中,证据原件的效力有明确的等级规定,法庭在认定证据时需遵循一定的程

  •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调取与收集规则

    行政诉讼中法院调取证据与当事人收集证据的规则。法院可依法调取证据,但需限制权力范围。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但经法院准许可以补充相关证据。规定限制了法院的自由裁量权,确保了行政诉讼的公正和合法性。

  •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与证据能力
  •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