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拆迁程序 > 农村危房有等级划分吗,危房的鉴定标准

农村危房有等级划分吗,危房的鉴定标准

时间:2020-05-2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002

申请农村危房改造时,鉴定单位会对危房进行鉴定,同时划分危房等级。对危房,是按危险程度、影响范围,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轻、重、缓、急,安排修建计划。同时危房需由鉴定单位提出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的依据,报请市一级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审定。

危房可以分为不同等级

1、危房需由鉴定单位提出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的依据,报请市一级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审定。

2、对危房,应按危险程度、影响范围,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轻、重、缓、急,安排修建计划。

3、对危险点,应结合正常维修,及时排除险情。

4、对危房和危险点,在查清、确认后,均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住用安全。

危房鉴定标准

1、为确保住用安全,对危险房屋的鉴定有所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房地产管理部门经营管理的房屋。对单位自有和私有房屋的鉴定,可参考本标准。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及文物保护建筑。

3、本标准提及的构件,是指承重构件;提及的结构,是指由承重构件组成的体系。

4、对难以鉴定的重要房屋或复杂结构,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算。

5、构成危险房屋的因素各地有较大差异时,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执行本标准时,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

危险构件

危险构件是指构件已经达到其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并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构件单位

1、基础

(a)独立柱基以一根柱的单个基础为单位;

(b)条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单面长度为单位;

(c)满堂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单位。

2、墙以一层高、一个自然间的一面为单位;

3、柱以一层高、一根为单位;

4、梁、搁栅、檩条等以一个跨度、一根为单位。

5、预制板以块、捣制板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单位;

6、屋架以一榀为单位。

地基、基础

1、地基因滑移,或因承载力严重不足,或因其他特殊地质原因,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2、地基因毗邻建筑增大荷载,或因自身局部加层增大荷载,或因其他人为因素,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3、基础老化、腐蚀、酥碎、折断,导致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1、柱、墙

(a)柱产生裂缝,保护层部分剥落,主筋外露;或一侧产生明显的水平裂缝,另一侧混凝土被压碎,主筋外露;或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

(b)墙中间部位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或伴有保护层剥落。

(c)柱、墙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高度的1/100。

(d)柱、墙混凝土酥裂、碳化、起鼓,其破坏面超过全面积的1/3,且主筋外露,锈蚀严重,截面减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政府违法征地应对措施及法律举报渠道

    政府违法征地的应对措施和法律举报渠道,包括被征收人向上级政府、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举报的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标准和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对于违法征地行为,被征收人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 征地补偿方案的复议程序

    征地补偿方案的复议程序。被征收人若对征地补偿方案不满意,可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市、县级政府需及时公告征收补偿方案等相关内容,并重视宣传和解释工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流程包括公告、制定方案、征求意见、确定方案、审批及费用管理等步骤。

  • 拆迁过程中需要摒弃的错误认识有什么

    拆迁过程中需要摒弃的错误认识,包括抵触情绪、不了解相关政策、不合理的索赔要求、不合法的抵抗行为和忽视合法程序等。对于拆迁安置不合理的问题,可以向市、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寻求解决,甚至提起行政诉讼。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并需要

  • 征地拆迁听证有哪两种重要的形式

    征地拆迁中的听证会的两种重要形式。一种是公开听证会,适用于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情况,以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另一种是不公开听证,适用于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情况下进行的听证形式。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听证程序。

  • 征地拆迁中该向谁提出听证
  • 怎么写征地拆迁听证申请书
  • 农村危房有等级划分吗,危房的鉴定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