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其他特殊侵权 > 紧急避险的条件是什么

紧急避险的条件是什么

时间:2024-01-08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0078
紧急避险是指规避危险发生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紧急避险权利,在城市中也有各个紧急避险地点,供人们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可以提供帮助。但是使用紧急避险权有相应的条件,那么,紧急避险的条件是什么?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议论下。

紧急避险的条件

一、避险意图

避险意图是紧急避险构成的主观条件,指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而保护非法利益是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的。

二、避险起因

避险起因是指只有存在着对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危险,才能实行紧急避险。造成危险的原因可以是人的违法行为、自然灾害或动物侵袭。如果行为人善意地误认为存在危险而实行了所谓紧急避险,称为假想避险。

三、避险客体

紧急避险是为了保全一种合法权益而损害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客体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与正当防卫相比,紧急避险通过损害不法侵害人的利益来保护合法权益,而正当防卫通过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来保护合法权益。

四、避险时间

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在发生的危险必须是迫在眉睫,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已直接构成威胁。尚未到来或已经过去的危险都不能实行紧急避险。

五、避险可行性

紧急避险的可行性条件是指只有在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的情况下,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通过损害一个合法权益而保全另一个合法权益,因此对于紧急避险的可行性必须加以严格限制,只有当紧急避险成为唯一可以免遭危险的方法时,才允许实行。

六、避险限度

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是指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其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在衡量权益的大小时,应明确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生命权是最高的权利,财产权益应用财产的价格进行比较。

根据刑法规定,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在发生紧急危险时应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不允许以紧急避险为由临阵脱逃,玩忽职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辆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损害,保险公司能不赔吗?

    车辆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时,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偿的问题。文章解释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和条件,包括“道路”、“车辆”和“交通事故”的概念,以及构成交通事故的具体条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紧急避险行为与民事责任的关系,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相

  • 确定赔偿数额的标准

    确定赔偿数额的三种标准。首先是基于受害人在名称权受到侵害期间的财产利益损失为标准;其次是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而获得的财产利益为标准;最后是在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赔偿数额。评估因素包括侵权行为的程度和情节等。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一般不应

  •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种类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其种类。特殊侵权责任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行为、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和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等。这些责任是根据民法上的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规定的,应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失承担

  • 特殊侵权行为的定义

    特殊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特殊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不同,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雇员受害赔偿、雇佣人损害赔偿等纠纷。此外,还涉及产品责任纠纷、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等。特殊侵权行为应适用民法上特别责任条款的规定,用于处理致人损害的行为。

  • 诉讼程序
  • 案情回放:搬卸工告老板获损害赔偿
  •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