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市民王先生与房地产公司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购买了一套价值37万元的住房。根据合同约定,房地产公司应在2011年12月30日前交付房屋,并在交付之日起300日内为业主办理房产证。然而,由于开发商在修建小区时超建了面积,且没有按照规划修建足够的停车位,被有关部门罚款并责令整改,导致王先生直到2014年9月29日才取得房产证。
由于逾期办证,王先生和其他业主将房地产公司告至法院,最终获得了数额不等的赔偿。共计435户业主获得四百多万元的赔偿。
大多数开发商使用的合同是国家工商总局和建设部监制的合同,其中包括了关于产权登记的约定。当遭遇逾期不办理房地产权属证书时,购房者可以要求退房或不要求退房,但都可以对开发商约定违约责任进行索赔。购房者可以与开发商约定已付房款的损失百分之多少作为违约金,如果开发商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办理产权登记,购房者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一般只能按照约定的数额向开发商主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购房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的数额;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购房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的数额。
当出现逾期交房且购房者的损失过大时,需要增加违约金。一般情况下,购房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损失。然而,根据类似案件的处理经验,购房者很难证明自己还有其他损失。这种损失只能在购房者需要出售没有房本的房屋时才能体现,即该房屋的销售价格与同等地段有房本的房屋销售价格之间的差价。然而,证明这种损失需要进行评估,操作较为繁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的规定,如果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违约金。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违约金大约为9%左右。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低,不如不约定违约金。
确定赔偿数额的三种标准。首先是基于受害人在名称权受到侵害期间的财产利益损失为标准;其次是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而获得的财产利益为标准;最后是在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赔偿数额。评估因素包括侵权行为的程度和情节等。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一般不应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其种类。特殊侵权责任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行为、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和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等。这些责任是根据民法上的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规定的,应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失承担
特殊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特殊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不同,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雇员受害赔偿、雇佣人损害赔偿等纠纷。此外,还涉及产品责任纠纷、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等。特殊侵权行为应适用民法上特别责任条款的规定,用于处理致人损害的行为。
诉讼程序中原告和被告的资格要求,以及法律的性质和社会功能。原告需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由法定监护人代为诉讼,而被告可以是销售者、服务者或生产者等。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同时法律也具有社会职能,为公共利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