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方工作人员王某多次来林某家劝签,林某家人轻信了王某的承诺,与拆迁方签订了过渡协议。林某拿到了补偿款,很快就派人把林某的房屋拆除了。
1、拆迁方观点:
(1)根据区政府与被拆迁人签订的《拆迁过渡协议》约定,领取了拆迁过渡费和奖励金,将房屋交付给政府后,即丧失了房屋所有权,林某以房屋被拆毁为由提起诉讼不具有原告主体资格;
(2)涉案《拆迁过渡协议》已经明确约定对林某安置补偿标准、程序和途径,不存在未进行安置补偿的情形。
2、法院观点:拆迁方(区政府)既没有依法作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也没有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没有完成安置补偿工作的情况下,直接对涉案房屋实施了强制拆除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确认该拆除行为违法。
1、无论是征收集体土地还是征收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均应在完成补偿安置工作的情况下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获得法院的准许强制执行裁定前,行政机关没有直接强制拆除被征收房屋的权力。即使在被征收人已经依法得到安置补偿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安置补偿的情况下,征收机关若要实现强制搬迁和拆除,也必须按照法定程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政府征收作为物权变动的特殊形式,因征收决定的作出而直接导致物权变动。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征收补偿工作完成前,仍应保障被征收人对被征收房屋或者土地的合法占有权益,被征收人未获得安置补偿前,不能予以强制执行。即征收土地和房屋除应当遵循“无补偿则无征收”的原则外,还应当遵循“先补偿、后拆迁(执行)”的原则,否则,被征收人有权拒绝搬迁,征收机关也不能强制执行。
3、房屋征收补偿的过渡条款是房屋被拆除之后获得实际安置之前,双方当事人关于过渡方式、过渡期限和过渡费用的具体安排,不同于作为征收补偿主要内容的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安置地点和面积等主要条款,过渡条款并不能从根本上保障被征收人的安置补偿权益,仅有过渡条款的过渡协议不能替代整体的安置补偿协议,过渡协议中约定的将房屋交由征收机关拆除的内容,必须与明确约定征收补偿主要条款的安置补偿协议结合后,方可作为征收机关拆除被征收房屋的合法依据。仅就过渡问题签订的过渡协议,即使协议中约定拆除房屋的内容,在征收机关完成安置补偿工作之前,也不能作为拆除被征收房屋的合法依据。
因此,如果签订了拆迁过渡协议,即使给予了补偿款,也不能马上强拆房屋。强拆合法建筑必须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不能由征收方自行安排强拆行为。
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包括未批先用、越权批地、规避审批权以租代征、土地供用方式违法、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圈地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和集体土地非法入市等行为。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些行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违法拆迁给被征地农民带来的严重后果。
房屋征收拆迁过程中的强拆房屋违法拆迁行为应属涉嫌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犯故意破坏财物罪,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毁坏个人财物,导致他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拆迁部门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后,房屋拆迁部门强拆的,是不是违法要依据具体情况才能确定,如果是采取暴力等的手段强拆的,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
拆迁补偿没有达成协议,拆迁方不可以进行暴力拆迁。在没有达成征收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作为征收方的行政部门,委托具体实施拆迁工作的单位进行房屋拆除时,属于违法强拆。遇到这种情况,被征收人也不要慌,一定要注意及时报警,并且尽可能多地进行取证。被拆迁人因暴力拆